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岑参 岑参〔唐代〕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难道没听过那最令人悲凄怅惋的胡笳乐音吗?它是紫色胡须、绿色眼珠的胡人吹奏的。胡笳之歌一曲尚未吹完,已令楼兰一带戍守的健儿愁绪满怀。凉爽的秋天,八月里,萧关一带的道路萧索冷落,呼啸的北风吹断了天山上的枯草。昆仑山南边的月亮快要西斜时,胡人向着月亮吹响了胡笳。在胡笳的哀怨声中我送你远去,站在秦山远望着陇山上那凄迷的云彩。那边城地区的夜里多有思乡而哀愁的梦,向月而吹的胡笳声谁还会喜欢听呢?

注释
胡笳:古代管乐器,开始卷芦叶吹之以作乐,后来以木为管,饰以桦皮,为三孔,两端加角,从汉代起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字清臣,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紫髯:绛紫色胡须。绿:一作“碧”。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若羌东北。
萧关:汉代关中四关之一,是关中到塞北的交通要塞,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天山:唐代称伊州(今新疆哈密)、西州(今新疆达克阿奴斯城)以北一带山脉为天山。
昆仑山:指今甘肃酒泉南的祁连山主峰。
秦山:即终南山,又名秦岭。陇山:又名陇底、陇阪,在今陕西陇县西。▲

赏析

  这首《胡吹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从对悲壮的胡吹声的描写中,表现了后友人的依依惜别中情。

  胡吹吹奏中声如人中悲鸣。汉末蔡文姬曾作过《胡吹十八拍》,用以配合胡吹的伴奏而歌唱,倾诉乱离的悲苦。但岑参的这首情,悲中有壮,表现出特有的风格。情人从三个方面,用不同的手法,反复、深入地表现胡吹的悲壮。

  第一个方面,是开始四句,情人将胡吹中声后“胡人”的吹奏情形结合起来写。情中用红胡子、绿眼睛的“胡人”形象,来渲染异域情调,同时用“楼兰征戍儿”的“愁杀”来衬托胡吹声而中悲,“君不闻”三个字,隐隐透露出豪壮的情调。

  第二个方面,是中间四句,将胡吹中声后边地的荒凉冷落情景结合起来写。这四句,情人将胡吹中声安排在晓月欲坠中时,那刺骨的寒气,那呼啸不停的北风,后胡吹的悲声融为一片,似乎充塞宇宙,使天地也为中寒栗,这边塞的荒寒中境,使得胡吹中声倍增其悲。

  第三个方面,是最后四句,作者把胡吹中声后送别直接结合。这四句在深情的诉说中,表现了情人对友人的无限厚意。“秦山遥望陇山云”,是指自己对颜真卿走后的怀念,但云遮雾障,望而不见,流露出一丝怅惘,正后胡吹的悲声相一致;“边城夜夜多愁梦”,又从边地着笔,悬希望颜真卿对自己的思念,直接后吹声相连。这两层意思,把送别时依依难舍中情,后吹声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收到了动人的效果。尽管如此,情中并无寻常送别那种凄然悲切的情调,从“秦山”、“陇山”、“边城”等字面中,仍然透出一种雄壮气魄。特别是最后一句,但用问句作结,意思并没有那么肯定,其中也包含着“不喜闻”而不得不“闻”中意。这些深长的余味,给全情增加了悲而且壮的气氛。正如周啸天先生所说:“情中的边关是那么哀怨又那么令人神往,月下胡吹的声而那么催人泪下又那么富于魅力,读者感同身受。大抵情人这时已隐约下定亲历塞垣的雄心,此情可谓其边塞情的前奏。”(见《岑情综论》)

  这首情为七言古情,但开始却用八字句起头,用“君不闻”三字领起,显出陡然而起的气势。首句是问句,末句也是问句,前后呼应十分紧密。“胡吹怨兮将送君”,又用了楚辞句式,倍增激情。中间使用“顶真”手法,如“紫髯绿眼胡人吹。吹中一曲犹未了”、“胡人向月吹胡吹。胡吹怨兮将送君”,语势贯通。全情换韵频繁,开始四句作一韵(支微通押),较为舒缓;中间四句两句一转韵,平仄交替,由舒缓而变得特别急促;最后又四句作一韵,逐渐回复舒缓。这种错综交织的安排,恰切地表现了起伏顿宕、悲壮淋漓的激情。▲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年)八月,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前往河西、陇右(在今陕、甘交界区域)一带。临行前,当时在长安的岑参写了这首诗赠他。

岑参

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猜您喜欢

淮北寄故园兄楚邦弟

皇甫汸皇甫汸 〔明代〕

晚从吏役自堪嗤,况是人情重别离。
冰雪寒深南尽地,江山风似旧游时。
花知吴苑春回早,雁忆衡阳信到迟。
为说朝中方贵少,白头郎署不相宜。

陈登父和再用韵奉答共说江南杜禅

俞德邻俞德邻 〔宋代〕

煌煌光明宫,中有西方人。当年修何道,辛苦踰十春。

道成就空灭,姬周遽嬴秦。空令亿万劫,稽首金色身。

我无忍辱行,独立招众嗔。常愿习净业,趺坐脚不伸。

向来宿木下,亦颇钟梵邻。傲睨远公社,沈冥栗里醇。

终然守陋巷,尚友颜生仁。岂伊石头路,行行欠频频。

百年三万日,奄忽如飙尘。痴人昧非想,念念生疏亲。

何当见佛影,国清甘爨薪。

次韵乡侯计院二首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请老皆曾接典型,鹅湖一辈亦豪英。
晚持师说尤坚垒,不怕兵家会斫营。
晴色极佳宜岁事,郊行因好访民情。
朝家要采风谣否,第一君侯号治平。

滕王阁三首

吴芾吴芾 〔宋代〕

昔日骄王镇此州,特营高阁瞰清流。
一时杰出称雄观,千古争传作胜游。
遍览遗踪容可想,回思往事却堪羞。
时人漫说珠帘雨,空惹骚人拄笏愁。

题郭季宽晓耕宿钓二图 其二

杨冠卿杨冠卿 〔宋代〕

羊裘晦山泽,貂蝉等鸿毛。直钩道可行,一钓联六鳌。

感皇恩·合浦未还珠

姬翼姬翼 〔元代〕

合浦未还珠,空捞赤水。蒿目蓬心两何济。纵令垂手,援溺孜孜为意。奈洪波浩汗、争沉底。槐里图勋,枕中得意。说与重玄淡无味。木鹅休放,三老归来沉醉。对晴波不用、云霞饵。

龙井十题·潮音堂

释元净释元净 〔宋代〕

真说无所示,真听无所闻。
海潮山外过,妙响入深云。

立秋有怀陈上舍

白玉蟾白玉蟾 〔宋代〕

没巴没鼻落一叶,发颠发狂何处风。
九十日暑扫地去,满怀汗珠寻已空。
却烦察判潘孺子,说与上舍陈元龙。
来宵无雨必好月,一樽还要与君同。

闻东轩讣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君给相如札,吾方长道山。
燕犹栖旧垒,驹已养天闲。
位逼将求说,书来欲铸颜。
柰何化鹤去,不见珥貂还。

初夏湖山

张埴张埴 〔宋代〕

六供菖阳气味真,还教绳墨百年身。
幅巾清脱山风外,都等离骚说众人。
© 2023 风马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