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还京乐·禁烟近

周邦彦 周邦彦〔宋代〕

禁烟近,触处浮香秀色相料理。正泥花时候,奈何客里,光阴虚费。望箭波无际,迎风漾日黄云委。任去远,中有万点,相思清泪。
到长淮底,过当时楼下,殷勤为说,春来羁旅况味。堪嗟误约乖期,向天涯、自看桃李。想而今,应恨墨盈笺,愁妆照水。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寒食节临近,目光所及,尽是繁花与绿叶相掩映,浮动的芳香借着清风扑面袭人,撩人情思。怎奈我离乡在外,不能邀友携伴享受这美好春光,只能听任它在眼前虚度。放眼看去水波疾流如同箭矢飞过,日光在水波上摇荡,吞吐黄云。任凭滔滔江水向远处流去,夹带着我的无限柔情和万点相思的清泪。
流到庐州,经过当年和伊人相遇的绣阁之下,情意恳切地向她述说我春日在外零丁作客的情味。违误了约会的期限,在已来说很是失望痛心;而今远在天涯,只能独自赏春。想而今,心爱的人满纸都写着诉说遗憾的话,以至于每日临水沉思,定照出愁容惨淡 。怎样才能借助神鸟青鸾的帮助,直飞回你身边,教你也瞧瞧我已憔悴成什么模样!

注释
禁烟:也叫禁火,指寒食节。古时风俗,寒食节禁火三日。《荆楚岁时记》:“去冬至一百五日,既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触处:到处,处处。宋黄庭坚《寄杜家父》诗:“红紫争春触处开。”
秀色:本用以形容妇女容色之美,语出陆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后也用以形容山川风景秀丽。如辛弃疾《临江仙·探梅》:“剩向青山餐秀色,为渠着句清新。”这里用第二义。
料理:意为“逗引”。韩愈《饮城南道边古墓上逢中丞过赠里布卫员外少室张道士》诗:“为逢桃树相料理,不觉中丞喝道来。”
泥(nì)花时候:沉迷于春花烂漫的时节。泥,沉迷。
箭波:比喻水波疾流如同箭矢飞过。唐卢照邻《江中望月》诗:“镜圆珠溜彻,弦满箭波长。”
漾日:日光在水波上摇荡。
委:下垂。
“中有”二句:化用晁元忠《西归》诗:“水从楼前来,中有美人泪。”和苏轼《永遇乐》词:“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
长淮底:指庐州。长淮,淮河。
当时楼下:指淮水流经的昔日欢会的住所。
乖期:违误了约会的期限。
自看桃李:独自赏春之意。这也是化用前人诗句,陈元龙注《片玉词》注曰:“《诗话》有诗:‘看他桃李树,却忆后人花’。”
恨墨盈笺:满纸都写着诉说仇恨的话。笺,写信或题诗的纸。
青鸾翼:传说中的神鸟,是西王母的信使(参见《山海经·大荒西经》及《汉武故事》)。唐朱昼《喜陈懿老示新制》诗:“将攀下风手,愿假青鸾翼。”自注:“予欲见诗人孟郊,故寄诚于此。”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寒食节将要来临之即,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为春日羁旅怀人之作。

赏析

  此词通过描写客行在外时,睹春景而生幽情,抒发对闺中恋人的思念之情。

  “禁烟近,触处浮香秀色相料理 。”起笔三句写寒食节就要到来,一片暮春景色映入眼帘。浮香四溢,到处是飘动的花影和闪烁的花光。目光所及之处,繁花与绿叶相互掩映,浮动的芳香借着清风扑面袭人,撩人情思。“禁烟”指寒食节,在农历清明的前一或二日;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故寒食亦称“禁火”或“禁烟”。

  “正泥花时候,奈何客里,光阴虚费。”三句,由触处秀色引出赏花无心 ,遂一转而为对恋人之告语,以至于曲终 。伤春正所以怀人。第一句中“泥花”的“泥”字,在此有“泥泥”意,作濡湿讲;“泥花”就是花瓣纷纷沾衣随人的样子,也正是春日将暮的时候。怎奈正身在羁旅,客行在外,不能邀友携伴享受春光,听任它在眼前虚度。

  “望箭波无际。迎风漾日黄云委 。”放眼看如射箭飞出一样的平波浩渺无际,一派河水,水急如箭,浩渺无际,竟至对顶长风,微风下日光流动,荡漾白出,吞吐黄云。以河水相思,其言外之意是,水流之急,如我归心似箭,水势之大 ,则如我相思无限。

  “任去远,中有万点相思清泪。”一任江水滔滔向远处流去,夹带着我的无限柔情和万点相思的清泪。以上布局结构层次分明,几乎都是先写景、事,紧接着便抒慨写情。

  “到长淮底,过当时楼下,殷勤为说,春来羁旅况味。”乎是在叮咛流向远方的茫茫江水:流到淮水下游,经过当年和伊人相遇的绣阁之下,你一定要稍作停留,情意恳切地向她述说我春日在外零丁作客的情味。“ 箭波“之意象涌来,为激情之高潮。词人倾诉其流不尽的万点相思清泪注入滔滔箭波,奔流直到淮河里,直到当时与情人相会的河楼下 ,呜咽诉说,这一春来滞留异乡苦苦相思的滋味。

  “堪嗟误约乖期,向天涯、自看桃李 。”词人嗟叹当年没有按时赴约误了相会的佳期,尽管泪水能流到情人身畔,而他自身毕竟淹留未归,这于人而言乃违期失约,在已来说又何尝不是失望痛心,此后便孤身只影奔走天涯,独自打发走桃李灿烂的春天。言外之意是 ,桃李烂漫 ,我自孤独 ,相形岂不愈苦。句中“桃李”常用来比喻容貌姣美,如曹子建《杂诗》“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但在这里可引申为灿烂的春天──美好的青春时期。

  “想而今,应恨墨盈笺,愁妆照水。”现在想来,她应该在笔墨间满载着怨恨和思念,那忧愁的容颜倒映在水面上,映照出她心中的凄凉和期盼。她用笔墨诉说着内心的情感,每日临水沉思,期待着我的归来。那水面映出的愁容,一定是别有一番妩媚风情。“恨墨盈笺”指女子所作诗词 。

  “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结笔二句 ,别具匠心,借助想象将急切地盼望重相聚会的恋情,作了进一步表露。高潮再起,想象更是奇外出奇:“安得身有青风双飞翼,直飞回你身边,教你也瞧瞧我已憔悴成什么模样 !”在此处意同“青鸟”,指神话中在王母身边司管传递信息的神鸟。言外之意是,彼此相思同样入骨,而伤心之余,也不无一份相互慰藉之意味。结笔想象虽奇,仍出自率朴之情语。▲

周邦彦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猜您喜欢

蹈元作诗谓仆不当以莲为妩媚而有偶有现空相

李弥逊李弥逊 〔宋代〕

登天不登山,观海不观水。
认苗须认根,论士须论世。
君以空说莲,无乃涉瓜李。
我以莲喻色,亦随绮语戏。
二罪一状领,政坐各有以。
一以清净观,一以富艳弃。
不知真色中,即是大空耳。
物生天地间,各以形自媚。
若云皆实相,斯理恐无谓。
君诗如乌有,我诗类亡是。
得失付之塞上翁,对花大嚼金壶空。

再次韵

陈造陈造 〔宋代〕

人间十日雪,已润夸父渴。
宿云忽披靡,羲驭与抑遏。
春从九地回,旋放牙甲活。
主张披拂是,大块司予夺。
椒柏追时序,鼓吹听晓聒。
诗坛有同盟,办作衔袖谒。
得雪晴更佳,过是或为孽。
群山半披剥,众巧献一阅。
悬知兵吏集,不待铺木屑。
令尹活人手,小试牛刀割。
广文甘僻左,不肯事容说。
与俗分乐事,盍以韵语说。
独惭长须送,不量好时节。

赋四相诗·门下侍郎平章事王缙

皇甫澈皇甫澈 〔唐代〕

舟楫济巨川,山河资秀气。服膺究儒业,屈指取高位。
北征戮骄悍,东守辑携贰。论道致巍巍,持衡无事事。
知己不易遇,宰相固有器。瞻事华壁中,来者谁其嗣。

潇湘八景画·潇湘夜雨

朱瞻基朱瞻基 〔明代〕

浓云如墨黯江树,九疑山迷天色暮。
苍松岩下客维舟,鱼龙鼓舞飞烟雾。
但见长空风雨来,势与云梦相周回。
三湘淋漓泻银竹,七泽汹涌翻春雷。
长江横绝巴陵北,一水悠悠漾空碧。
洪涛巨涨顷刻中,虹桥隐隐无人迹。
前溪遥见野人家,槿篱茅屋半欹斜。
高楼谁得江湖趣,坐听潇潇对烛花。
隔浦钟声来远寺,晓色苍凉喜开霁。
青天万里白云收,满目湘山翠欲流。

再游蒋山

李流谦李流谦 〔宋代〕

江南春晚见芳菲,雪白梨花照客衣。
步步求来诸佛记,尘尘全现祖师机。
不禁战作山河老,犹说经纶俎豆非。
共饮名园那惜醉,落红故故傍愁飞。

请说归休好 其一

张孝祥张孝祥 〔宋代〕

请说归休好,扶行白发亲。访医无远近,买药辨新陈。

索酒兼邻瓮,要宾尽里人。短长无不可,且得是闲身。

答庞参军并序

陶潜陶潜 〔魏晋〕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物新人唯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水龙吟·不须更问旁人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不须更问旁人,劝君自拂青铜照。幅巾短褐,有些野逸,有些村拗。两度呼来,也曾批敕,也曾还诏。笑先生此手,今堪何用,苔矶上、堪垂钓。白雪新腔高妙。把侬家、调疏称道。六韬未试,抑诗未作,如何归老。玉带金貂,星儿快活,天来烦恼。待自笺年甲,缴还官职,换山翁号。

东河驿值雪次茅长史白战体韵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东河气高地常冷,越客入山愁目瞑。蹇驴破帽闯驿门,敝屋疏篱耿灯影。

更阑藉草始一寐,夜半雪来初未省。窗明恍讶乌绕树,身倦宛同蛙伏井。

鸡鸣起看眼生花,睡熟山童呼不醒。积深巳觉拥蓝关,势远直疑沾庾岭。

穿檐入隙如有求,塞户填阶岂须请。瓦沟早滴为炊烟,水面难消因泛梗。

乐事偏宜壮士猎,清气先入诗家茗。平铺道路混险夷,盖覆乾坤掩瑕眚。

空山难行无客到,高卧闭门终日静。春来一月尚严凝,天上何人调九鼎。

半生对雪走四方,奇绝爱此林壑景。长松压重龙虎怒,巨石罗陈□□整。

北风末势更飘扬,斜照馀辉愈光烱。南望殊怜京阙遥,西顾颇觉归途永。

未须玩物遽忧患,有形易化皆幻境。明朝阴翳尽扫除,天际诸峰翠相并。

乘兴伸眉且一笑,人生饥寒非不幸。莫将诗句效苏公,淮阴讵肯侪哙等。

韩缜韩缜 〔宋代〕

剑外吾能说,山川大抵同。
君行在巴徼,民俗半夷风。
© 2023 风马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