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令畤德麟作襄阳从事丁丑季冬出行南山三邑

李廌 李廌〔宋代〕

邹湛葛疆往过此,幕中佐曹畏简书。
习池岘首自今古,故寺悲喜成空虚。
越王之孙府从事,恶人亦作俗吏呼。
日从云间二三子,醉吟啸傲相携扶。
王孙才高倦羁束,湿纸讵可包於菟。
兴来鼓棹碧江去,把酒赋诗聊与娱。
野人相逄荷倾盖,坐上作客惭食鱼。
红尘化衣对玉树,白发茁须如霜芜。
饱闻襄阳好风土,喜见山水相盘纡。
久怜消髀厌羇旅,便欲卜隐如林逋。
著书虽可自覆酱,志怪犹为鬼董狐。
兹游起我丘壑兴,岂复自为形迹拘。
山中一廛可托足,裘葛略具便有余。
结茆耒耜老岩谷,岂学少室随驾卢。
老妻汲涧芼葵蕨,丁男负刍仍扫除。
诸公富贵或肯顾,结驷野服来吾居。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您喜欢

和答胡用之

孙应时孙应时 〔宋代〕

浪喜功名少壮时,发今种种更奚为。
穷通信我心如铁,谤誉从渠口胜碑。
息驾便应追靖节,弄弦宁复待钟期。
烛湖孤屿烟波上,他日重过细说诗。

寄题清轩二首

刘子翚刘子翚 〔宋代〕

闻说名轩寄远情,得非游世厌营营。
丈夫出处浑无累,只要心源一点清。

宜阳

陶弼陶弼 〔宋代〕

孤城溪洞里,闻说已堪哀。
蛮水如鲜血,瘴天已死灰。
吏忧民置毒,巫幸鬼为灾。
风土如斯恶,吾来胡为哉。

耕钓境

胡仲弓胡仲弓 〔宋代〕

莘野特浪耕,璜溪岂真钓。
珍重富春翁,此境最高妙。

苏幕遮·道无言

王哲王哲 〔金朝〕

道无言,禅没说。两道白光,唯许红霞设。真玉山头常摆拽。泼滟滟兮,返照灵峰雪。愈玲珑,元皎洁。射透晴空,莹莹神光别。到此玄玄妙彻。一朵金花,里面金丹结。

送真歇禅师

林季仲林季仲 〔宋代〕

我与真歇师,同年五十八。
对之竟颓然,百事付华发。
买舟系篱傍,一日来告别。
挽之不肯留,径山演法切。
佛法果何如,请师为指诀。
俯首无一言,苦欲相泯灭。
余漫述所闻,此法本无缺。
山河连大地,鸟兽暨鱼鳖。
抽至一蠛蠓,中含大千阔。
试即此身求,万象皆森列。
声色臭味等,六根能剖决。
阿谁使之然,未可计巧拙。
盍亦返故乡,子细自披抉。
当有无价珍,终身用不彻。
胡为浪驰走,千里访名刹。
环立广坐下,觑人摇辅颊。
譬如坐海底,巨浸从头没。
反问岸上人,觅水济我渴。
师闻抵掌笑,却道我饶舌。
径山堂未开,居士法先说。
儒生玩韦编,贝叶师所阅。
两家相诟病,久矣互侵伐。
孰如吾二人,一见意轩豁。
纵谈这个事,回出言词末。
古人知造车。不较出门辙。
看谁到长安,宁论胡与粤。
因书问答语,聊以赠真歇。
去去亦何之,千水涵一月。

逍遥咏 其一

赵炅赵炅 〔宋代〕

逍遥知语默,境外见真空。有位皆玄感,无缘不用功。

义说三才理,幽深万事通。因依堪法则,答谢向旻穹。

静夜

晁说之晁说之 〔宋代〕

此身飘荡久,静夜得幽情。
月色随窗尽,泉声到枕轻。
老夫方读易,稚子莫谈兵。
似说归期近,嵩阳学自耕。

庚申元日口号六首 其六

陆游陆游 〔宋代〕

仁和馆外列鹓行,忆送龙舟幸建康。舍北老人同甲子,相逢挥泪说高皇。

春晚赋得余花落 得起字。

李益李益 〔唐代〕

留春春竟去,春去花如此。蝶舞绕应稀,鸟惊飞讵已。
衰红辞故萼,繁绿扶雕蕊。自委不胜愁,庭风那更起。
© 2023 风马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