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即论诗思已清新,肝胆轮囷更可珍。蹈海鲁连原志士,输边卜式亦名臣。
两河忠义难忘宋,三户英雄好灭秦。忍令梓乡成异域,回天终望主兼宾。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赠薛野鹤子继野
顾逢 〔宋代〕
舟中次杨郎中君谦韵
乔宇 〔明代〕
拟岘亭诗
马之纯 〔宋代〕
求仲抑招游山归途遇雨
楼钥 〔宋代〕
月临关
胡仲弓 〔宋代〕
步蟾宫·蓂开四叶祥光发
佚名 〔宋代〕
九月十六日游南内值大风雨归而雪满西岫矣
徐渭 〔明代〕
行县道中遇暴风雨寄吕少蒙太博
冯山 〔宋代〕
霖潦经时路未通,公言行县太匆匆。安知风雨欺人处,正在溪山绝险中。
一出到头馀日在,少留随分觉途穷。却因下马心方悟,欲速无成万事同。
题王顺伯秘书所藏兰亭修禊帖
袁说友 〔宋代〕
凤衔杯·留花不住怨花飞
晏殊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