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宋代〕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和姚监丞斫鲙 其二
卓田 〔宋代〕
旋捣金齑捣玉葱,半盂膏酒洗冬烘。吴中风物今犹尔,说与厨人宁舍熊。
颂证道歌·证道歌
释印肃 〔宋代〕
起来
刘克庄 〔宋代〕
偈
释彦充 〔宋代〕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释正觉 〔宋代〕
送王员外迁崇教(崇教典僧官)
高启 〔明代〕
宿农家
戴复古 〔宋代〕
偈颂二十二首
释道生 〔宋代〕
赠从弟弘元
谢灵运 〔南北朝〕
先寄邢子友
沈伯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