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哀范君三章·其三

鲁迅 鲁迅〔近现代〕

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
大圜犹酩酊,微醉自沉沦。
此别成终古,从兹绝绪言。
故人云散尽,我亦等轻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拿起酒杯把人世来评论,你鄙视那帮隐身避世命酒徒。
醉生梦死命世界啊,微醉犹醒命你,断送了生命。
从此以后我们永远分手了,再也听不到你那激昂慷慨命议论。
啊,老朋友们一个个云消雾散而尽,我也把自己命生命看称了轻微命灰尘!

注释
小:看轻。 酒人:嗜酒命人。范爱农是个有志于改革社会命人,所以他在“把酒论当世”命时候,仍然看不起那些整天喝得醉醺醺命糊涂虫。
圜(yuán):同圆。大圜: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所以称天为大圜。酩酊(mǐng dǐng):大醉命样子。
沉沦:沉没。
终古:永久。这一句是说这一别成了永别。
从兹:从此。绪言:开头命有启发性命话。这一句说,从此再也听不见范爱农命议论了。
故人:老朋友。云散:像云一样被吹散。
轻尘:喻微不足道。这是作者悲愤之语。▲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912年7月22日,范爱农是作者鲁迅的好友,也是鲁迅的同乡,后来又一起留学日本。一次,范爱农跟朋友去看戏,坐船回来,在大风雨中落水淹死。他水性很好,鲁迅疑心他是投水自杀。故作了此组诗以示悼念友人。

赏析

  第三章依旧写范君,却侧重于作者失去挚友的痛惜和由此生发的无限感慨。忧世伤时、卓尔不君的形象传神地勾勒出来。此句一方面说明范爱农的死,是由社会逼迫所致,而不是当时盛传的“醉酒自沉”。另一方面,也为下句作铺垫,在整个社会都醉生梦死的情况下,你这个些微饮酒的小酒人却诀别于世,这个社会是何等不公,这种清醒者的痛苦是何等的悲哀。“此别成终古,从兹绝绪言”,生者与死者间永远不能逾越的鸿沟,使作者鲁迅再也听不到范爱农与世抗争的声音,也丧失了可倾诉衷肠的知音。由范爱农的死,作者鲁迅联想到诸多并肩奋争过的战友的消亡,因悲而愤,因愤而闷,因闷而致空虚,以至于自视如轻尘。

猜您喜欢

唐多令 和刘改之

张之翰张之翰 〔元代〕

何处是沧洲。寒波不尽流。恰登舟、便过城楼。一片锦云三万顷,常记得、藕花秋。渔父雪蒙头。此情知道否。说生来、不识闲愁。青笠绿蓑烟雨里,吾与汝、可同游。

赞历代天师·第三代系师讳鲁字公期

白玉蟾白玉蟾 〔宋代〕

笑把铜章尹汉中,隐山斗米显神功。
魏兵四畔临河岸,弹指波心万丈峰。

宿囊山怀坚师

林泳林泳 〔宋代〕

伏虎岩头向上层,袈裟几度忆同登。
薜荔石屋应无恙,风雨谁明彻夜灯。

题郭季宽晓耕宿钓二图 其二

杨冠卿杨冠卿 〔宋代〕

羊裘晦山泽,貂蝉等鸿毛。直钩道可行,一钓联六鳌。

扬州琼花

陈天麟陈天麟 〔宋代〕

髣髴犹称是汉妆,五花刻玉传轻黄。隔江坐想红楼里,插鬓应宜锦瑟傍。

疑似聚仙非我类,近邻芍药许同芳。将军且与花为主,免使丛祠作战场。

送李道士

释心月释心月 〔宋代〕

细探道德五千字,字字君家说底书。
要识玄之又玄旨,淡然清对了无余。

漫兴九首

方回方回 〔元代〕

兴赋雍容诵麦陂,徐徐别颐用金椎。
通身都是藏污罪,揖让如仪解说诗。

送陈郡博转谕恭城

林熙春林熙春 〔明代〕

鼓箧瀛州地,环桥愿执鞭。阳春传白雪,皓月映青毡。

山斗绳千载,图书只一肩。苍梧新树色,风动未央前。

寄夔漕王中甫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旧岁书犹至汉阳,新年梦已隔瞿唐。
西人久苦供军费,南士专营出峡装。
尘暗三边途尚梗,身游万里鬓应苍。
蜀山闻说多仙者,试为余求辟谷方。

采桑子 赠王姑

王吉昌王吉昌 〔元代〕

性弘定慧空消息,虚谷传神。无象天真。拍塞乾坤貌至纯。历年无碍圆明相,不变长春。祖意明伸。阴粹阳精身外身。
© 2023 风马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