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赠勤师
蔡襄 〔宋代〕
岁晚还京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卢僎 〔唐代〕
谢东倅包宏父三首癸卯夏 其三
戴复古 〔宋代〕
平生不识字,把笔学吟诗。旧说韦苏州,于余今见之。
每遭饥寒厄,出吐辛酸辞。候虫鸣屋壁,风蝉啭枯枝。
但有可怜声,入耳终无奇。宏斋误题品,恐贻识者讥。
寿范翁
吴泳 〔宋代〕
过海昌赠李侯
高启 〔明代〕
江城子·人生难满百年心
陈著 〔宋代〕
柬邓尚龙尚虎尚义昆弟
张嗣纲 〔明代〕
昨日满香馀,梨园兴不虚。学翻新谱曲,閒说古人书。
已具青盐榼,聊扳白鹿车。飘然无俗虑,乐意竟何如。
闺怨
石宝 〔明代〕
当年人对月,共说两团圆。如何人不见,明月又今年。
再答文潜
蔡肇 〔宋代〕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三
汪元量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