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山中闻杜鹃

洪炎 洪炎〔宋代〕

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
绿阴初不待熏风,啼鸟区区自流血。
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
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早春二月就在山中听到了杜鹃的悲等,那声声等鸣预示着各种花草争芳斗艳的光景已经停歇。
没等到暖风吹拂,绿树早已繁茂成阴,哪里用小小的杜鹃声声哀鸣枉自等血。
更深夜静,独坐北窗面向故乡的方向,不停的“”灯”向四周察看,又听见南山高林中不时传来鹃等声。
你叫着“不如归去”其实你也无处可归,何苦声声催归以至引起我伤感动情!

注释
杜鹃:鸟名,又名杜宇、布谷、子规、鸠、获谷,《荆楚岁时记》载:“杜鹃初鸣,先闻者主别离。”相传这种鸟到农历三月开始等叫,昼夜不停,直到嘴里流出血来方才停止。
消歇:休止,消失。
熏风:和暖的风,即春风。借指初夏。
区区:辛苦的意思。▲

创作背景

  钱钟书《宋诗选注》谓此诗“是金兵侵宋,炎逃难时所作”。据阙名者所著《洪炎小传》云:“靖康初,炎家洪城(今江西南昌)”。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兵入洪州,至次年四月退出。建炎四年(1130)二月,洪炎避居金溪。此诗应即写于此时此地。

赏析

  这首诗前四句通过南国二月已是晚春景象的描写,寄寓了诗人思乡怀土的情怀;后四句写当更深夜静,诗人在北窗下,朝着远在北面的家乡,不免勾起不绝如缕的思念。全诗以杜鹃的悲鸣与诗人哀伤喟叹汇在一起,不但渲染了流落异乡的悲愁,而且也烘托了诗人的孤独,其所用字句都很寻常,但感情真挚动人,极富感染力。

  洪炎作此诗时流落异乡,初闻鹃鸣,心中不禁增添了几许别恨离愁。此时尚早春二月,而鹃鸟的啼声却预示着百草争芳的季节即将过去,正如屈原在《离骚》中所咏:“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诗人倍感凄怆。心中忧国愤时之念,与怀乡思家之情混合在一起,一时并集心头。诗人不禁为芳景的消歇而叹惋。

  南国的山区,原本便绿阴遍布,无需熏风吹拂。但这在诗人眼中,却显得格外不同寻常。诗人对周围的一切都异常敏感,甚至连小小的杜鹃鸟的流血悲啼,也只是让他感到徒然多事。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这些自然景观都染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换句话说,大自然的景象因为诗人的移情作用而被赋予了人的情感。

  “北窗”点明地点;“三更”点出时间。当更深夜静,诗人在北窗下,朝着远在北面的家乡,自难免勾起不绝如缕的思念。他禁不住“移灯”向四周察看,好象要找回什么似的。却偏在这个时候,南山高林里不时传来一两声啼。晚唐诗人崔涂曾经写过:“故山望断不知处,鹈隔花时一声”(《湘中谣》)。近人俞陛云评此二句说:“隔花鹈,催换芳年,益复动人归思”(《诗境浅说》)。那时洪炎正身当此种境地,正好勾起他那令人肠断的乡思。唐无名氏《杂诗》云:“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洪炎却想:如今金兵南侵楚,归路阻塞,杜鹃声声催归,它自己又何处归去呢(民间传说杜鹃产自西蜀),又何必多言使我徒然伤感。如果说,唐无名氏《杂诗》写的是由物及己(由物候的变化引起诗人的伤感)。那么,洪炎则更进一层写出了由己及物(把诗人的感受物化)。这种奇中出奇、以故为新的写法,正是宋代江西派诗人自诩为“夺胎换骨”的奥妙所在。▲

洪炎

洪炎

洪炎(1067~1133),字玉甫,南昌(今属江西)人。黄庭坚外甥,出生书香门第,由祖母启蒙,洪炎与洪朋、洪刍、洪羽四兄弟,都是诗人,号称“豫章四洪”江西诗派诗人。 

猜您喜欢

感怀

李石李石 〔宋代〕

五日转一候,百年能几春。
雨苔堆碧色,风蕊委红尘。
神晤又何说,交疏莫强亲。
杜门谁是伴,杯酒圣贤人。

禽言六首 其四 泥滑滑

顾璘顾璘 〔明代〕

终风发发,周道如刷。零雨沾之,足不得劄。匪足不劄,覆车及辖。

尔行弗时,勿谓泥滑。

记梦中红碧一联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喜教儿联句,那知是梦中。
天窥波底碧,日抹树梢红。
觉後念何说,意门难强通。
元来一夜雪,明晓散晴空。

连日大寒夜坐复苦饥戏作短歌

陆游陆游 〔宋代〕

翁饥不能具小餐,儿冻何由成复褌?藏书充栋读至老,固愿少出苏黎元。
念当万事度可否,肯使一恨弥乾坤。
古来贤达多晚谬,千载遗笑绮与园。
老翁肝心等铁石,他年骨朽此固存。
村沽虽薄亦取醉,起看江月倾金盆。

宜阳

陶弼陶弼 〔宋代〕

孤城溪洞里,闻说已堪哀。
蛮水如鲜血,瘴天已死灰。
吏忧民置毒,巫幸鬼为灾。
风土如斯恶,吾来胡为哉。

孤鸾 前段末句少一字

佚名佚名 〔宋代〕

虾须初揭。正社日停针,窗风鸣铁。懒自梳妆,乱挽鬟儿非滑。追想昨宵瞥见,有多少、动情谁说。枉在屏风背后,立歪罗袜。听玉人言去苦难泄。任树上黄莺叹离别。强欲排余恨,反寸肠悲裂。试使侍儿挽住,想未离、画桥东折。传道行踪已远,但垂杨烟结。

金陵

蔡槃蔡槃 〔宋代〕

六代帝王州,寒烟满石头。
星河天北转,江汉水东流。
步绝金莲雨,歌残玉树秋。
白头有渔父,犹说景阳楼。

缘识

宋太宗宋太宗 〔宋代〕

中秋旱直至腊月,忧烦情绪不堪说。
暗祈顶戴上玄穹,今日高明降瑞雪。
时闻喜处万千家,片逐渐戏风四六花。
寒透衣宽何所思,红炉旋暖酒须夸。
触面来往浑无力,几处人怜几处惜。
想得欢心尽一般,先报田农后稼穑。
呈祥天地共盈怀,白沙拥砌玉为阶。
动静苍生绝灾害,安康四叙压氛霾。

宜人杨氏挽词

楼钥楼钥 〔宋代〕

里閈依杨氏,年家托郑门。
升堂从壮岁,择婿得贤孙。
妇德仪中壶,阴功燕后昆。
尤怜吾女子,流涕说慈尊。

水调歌头

刘望之刘望之 〔宋代〕

劝子一杯酒,清泪不须流。人间千古,俯仰如梦说扬州。何况楚王台畔,为雨为云无限,人事付轻沤。聚散随来去,天地有虚舟。谪仙人,解金龟,换美酒。载与君游,流水曲觞且赓酬。麾盖飞迎过霭,江滨响振歌喉,拚醉又何求。三万六千日,日日此优游。
© 2023 风马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