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宣和甲辰岁开十日予欲束衣随淮水东下锦官常
释正觉 〔宋代〕
示侄泳求牡丹
陈著 〔宋代〕
方公说通直见示与小子京和答棋诗四篇因次本
苏颂 〔宋代〕
王叔武示和人雪诗次韵二首 其二
曾协 〔宋代〕
回瞻一色暮云垂,痴雀相看冻不飞。地辟烂银窥佛界,班连万玉想天威。
轻明照日千山静,寒碧浮江一棹归。见说孤吟清到骨,知君不羡妓成围。
木兰花·风帘向晓寒成阵
晏几道 〔宋代〕
再游蒋山
李流谦 〔宋代〕
用前韵作雪诗留景文
苏轼 〔宋代〕
小楼独坐用菊潭壁间韵
施枢 〔宋代〕
宫词(六首)
陈沂 〔明代〕
颂古二十首
释了一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