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刘太尉琨伤乱

江淹 江淹〔南北朝〕

皇晋遘阳九,天下横氛雾。
秦赵值薄蚀,幽并逢虎据。
伊余荷宠灵,感激狥驰骛。
虽无六奇术,冀与张韩遇。
宁戚扣角歌,桓公遭乃举。
荀息冒险难,实以忠贞故。
空令日月逝,愧无古人度。
饮马出城濠,北望沙漠路。
千里何萧条,白日隐寒树。
投袂既愤懑,抚枕怀百虑。
功名惜未立,玄发已改素。
时哉苟有会,治乱惟冥数。

注释

①阳九:厄运。
②薄蚀:日月相掩食。此指灾难......

鉴赏

  刘恩是西晋末年的爱国将领,也是诗人。现存刘恩诗少《扶风歌》、《答卢谌》等三首,都写于他后期同少数民族入侵者的斗争中,反映的是他立志报国的雄心及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钟嵘《诗品》说他的诗“善为凄戾之特,自有清拔之气”。刘勰《文心雕龙》也说他的诗“雅壮而多风。”强烈的报国愿望与严酷的现实环境使刘恩诗呈现出慷慨悲凉的风格特征。在当时诗坛上,他的诗是独树一帜的。江淹这首拟作试图再现刘恩的这一风格特征。

  诗题为“伤乱”,这正是刘恩后期诗歌常见的题材。诗开首四句点明了诗题中的乱:大晋王朝遭逢厄运,外族入侵,天下纷乱。北方秦、赵、幽、并等地灾祸不断,战乱频仍,处于分裂状态之中。这是对当时中原地区形势的概括。刘恩《答卢谌》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厄运初遘,阳爻在六,乾象栋倾,坤仪舟覆,横厉纠纷,群妖竞逐,火燎神州,洪流华域。”江淹拟作开首四句就是从这里化出的。

  紧接着“伊余”二句表明了刘恩报效国家的决心:承受着晋朝的恩宠,国家遭受厄运时,自然要感奋而起,为国奔走献身。为了从战乱中拯救国家,刘恩艰苦转战,备尝艰辛,甚至遇害前仍念念不忘抗击入侵之敌而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为了国家,他确实做到了奋不顾身。

  刘恩年轻时就被人目为奇杰,他自己也有远大的志向,在他自己的《重赠卢谌》诗中,他列举了姜尚、管仲、陈平、张良等古代辅佐君王建立功业的人,表明自己的志向是像他们那样建立功名。江淹这首拟作也选择了类似典故来表现刘恩的志向:“六奇术”指陈平为汉高祖刘邦六出奇计。张良、韩信是刘邦重要的谋臣武将。“冀与张韩遇”和刘恩自己说的“想与数子游”(《重赠卢谌》)是一个意思,表明他希望建立古人那样的业绩。宁戚是春秋卫人,因家贫给人挽的,至齐,扣牛角而歌,齐桓公见了,认为他非常人,立即任用了他。用这个典故可以说明刘恩羡慕古人有机会施展才能。荀息是晋献公儿子奚齐的师傅,曾说臣当以忠贞事君。献公死后奚齐为君,奚齐被杀后,荀息即以死实践自己的诺言。江淹用这个典故很能体现刘恩的献身精神,并且充满了悲壮色彩。国家的动乱、古人的事迹激励着刘恩。诗至此在情绪上是激昂慷慨的。

  然而从“空令”二句起,诗的情绪转入了低沉悲凉,紧扣了题中的“伤”字。刘恩诗中立志报国的雄心与壮志难酬的悲愤是交织在一起的,江淹这首拟作也如此。事实上,刘恩未能实现理想并不是他没有古人那样的才干,而是时势使他难以施展才干。眼看岁月无情流逝,内心的痛苦和焦虑也与日俱增。刘恩自己诗歌提到古人的业绩一则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志向,再则也是用古人的功成名就和自己的一无所成作对照,以显示出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悲愤。江淹对此深有体会,故拟作中的用典和刘恩《重赠卢谌》中的用典非常相像。

  诗的后半部是写景与直接抒情。刘恩《扶风歌》也有不少写景之句,描写了他赴并州刺史任时沿途所见的凄惨景象,反映了他沉重的心情。江淹这首拟作也吸取了刘恩诗的这一特点,插入了写景诗句。城濠、沙漠、白日、寒树,呈现出一片萧条荒凉的景象。战乱使诗人心情沉重,然而更使他愤懑的是,他的抗敌行动并没有得到晋朝内部的有力支援,统治者中的一些人甚至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希望他成功,使他常常孤军奋战,屡屡受挫。拟作刻画了英雄受困时的情景:投袂即甩袖,这个动作反映了刘恩内心的强烈悲愤,“抚枕”是说他满怀忧虑以致夜不能寐。“功名惜未立,玄发已改素”,眼看头发由黑变白,而功名依然未建,这对怀有远大抱负的人来说是极痛苦的事。这两句也和《重赠卢谌》中“功名未及建,夕阳忽西流”如出一辙。最后以“时哉苟有会,治乱惟冥数”作结。也许能够遭逢天时,有所成就,但这毕竟没有多少希望,天下的治与乱,是被冥冥之中的命运所操纵着的。天下动乱激起报国的壮志,壮志难酬引起无限悲愤,无奈之余只能归之于命运,最后两句语似平静,实则隐含了更深的悲伤,悲剧色彩愈浓。

  将这首拟作和刘恩现存三首诗对照起来看,可以发现拟作几乎是刘恩后期诗歌的浓缩。整首诗从题材、思想感情、用典、结构布局直到字句的运用和刘恩自己的诗基本吻合,而且浑然一体,毫无拼凑之感。江淹准确地把握了刘恩当时的心理特征,紧紧抓住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所造成的痛苦作为诗歌情感起伏发展的线索,因而较成功地再现了刘恩诗歌特有的思想感情和慷慨悲凉的风格特征。▲

江淹

江淹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江淹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猜您喜欢

舟中无事戏拟古乐府杂体遗意十八首 其一 相逢行

邓云霄邓云霄 〔明代〕

客从东北来,皮裘类燕朔。紫髯环碧眼,英风何磊落。

笑出吴钩光照人,更怀七首欲投秦。相逢下马饮君酒,跪赠平生一片心。

秋日同金手山孙小兰游法源寺和手山韵

冯宬冯宬 〔清代〕

时烟一碧散林霏,马首西山对翠微。稍待朋曹问黄菊,莫论人海化缁衣。

沧桑几劫唐余刹,身世都空汉上机。堪叹华亭老居士,僧庐息影竟忘归。

春闺曲

沈明臣沈明臣 〔明代〕

半晌开门举步迟,东风吹柳乱丝丝。
年来难说宫中事,却道西施不画眉。

第十六灵云桃花顼

释义青释义青 〔宋代〕

山前桃发故园春,花绽红枝省此身。證据谢君傍著力,笑颜虽展意生瞋。

烟锁绿杨莺啭缓,雨侵石笋倚空邻。金乌放去无消息,木马嘶声过汉秦。

和因上人三首

王之道王之道 〔宋代〕

白云飞处是吾家,石眼泠泠水一车。
醉日到来应种竹,梅时过尽好藏茶。
遥怜壶枣初成实,似说占禾半吐花。
已得伽陀微妙句,归欤香火讽啰耶。

阅旧稿见乔丞相诗跋因成此诗

戴复古戴复古 〔宋代〕

三十年前旧诗册,两行钧翰俨如新。
自甘白屋为寒士,敢说英扉有故人。
五雨十风勤燮理,九州四海费经纶。
年逾八十貂蝉贵,不负明君恐负身。

真宗告飨六首 其二 太祖、太宗加上尊谥用《显安》。

郊庙朝会歌辞郊庙朝会歌辞 〔宋代〕

报贶陟封,聿昭典礼。让德穹厚,归功祖祢。丕显尊称,尽善尽美。

寅威孝思,以介蕃祉。

游洞霄

聂兼善聂兼善 〔宋代〕

吾闻洞霄山水妙天下,缭白萦青胜图写。
九重扃錀极深严,一岫宽闲更潇洒。
倚空天柱何孤高,诸峰罗立犹儿曹。
长松怪石入题品,金堂玉室供游遨。
此地隐居皆胜士,道骨仙风绝尘滓。
就中俞子最少年,炯若芙蓉映秋水。
青鞋布袜千里来,一见使我昏眸开。
谈空说有坐终日,舌涛衮衮生风雷。
鄙夫未愚晚闻道,寄傲嵌岩事幽讨。
只缘方寸无荆棘,渐喜丹田熟梨枣。
人生百岁空自忙,读书博塞俱亡羊。
劝君火急烹铅汞,莫待倒景飞屋梁。
春风又放莺求友,烟外暗黄初著柳。
南行傥遇置书邮,莫忘超然北山叟。

赵德安

魏了翁魏了翁 〔宋代〕

甲申露布告诛曦,丙戌巴台已磔禧。或谓禄媭非汉患,谁知田李遗唐危。

安州得祸闻人说,荆莫上功惟我知。三十三年旧寮友,朔风吹泪读残碑。

于何柏斋奉常宅修会得牛首秋云

湛若水湛若水 〔明代〕

主人且莫言,听我歌秋云。逍遥望牛首,神爽已翛然。

牛首夫何如,我尝造其区。坐小西南峰,蒸郁浮翠虚。

人言秋云薄,我爱秋云淡。淡以明我心,薄以忘世念。

白衣与苍狗,变态竟何有。此山长尊居,万化有形后。

山高有大云,云大能施雨。若待春阳时,万物皆煦煦。

© 2023 风马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