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井冈山

毛泽东 毛泽东〔近现代〕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 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井冈山万木直入青云,山深绵邈,逶迤千百里,山势如飞,奇峭逼人。我旧地重游见到了什么,多了一些楼台亭阁。在五井碑前,在黄洋界上,汽车飞驰盘旋。如画江山,有人说这里古代曾经是海。
三十八年恰似弹指一挥间,人间已经变了模样,如天翻地覆。犹记得当时战火纷飞,九死一生仿似就在昨天。独有一腔豪情,天边明月高悬,气势如风雷磅礴。雄鸡一声高唱,一切妖魔鬼怪全都烟消云落。

注释
参天:高接云天。
奇岳:雄奇的大山。
故地:旧游之地;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五井碑:井冈山上有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等地,总称五井。明清以来立有五井碑,现已毁。
黄洋界:山名,位于江西。
古代曾云海绿:古时这里曾是沧海。
弹指:表示情绪激越。
天渊翻覆:天和深潭反过来。极言变化之大。
烽(fēng)火:指战争、战乱。
九死一生:形容经历极大危险而幸存。
豪情:豪迈的感情。
天际悬明月:天边挂着一轮明月。
磅礴(páng bó):气势盛大貌。
万怪:泛指旧中国的各种大小反动势力。▲

赏析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起首落笔写景,颇有气势,于井冈山万千景物中以大视野直选“参天万木”,一则5月底的井冈山景色宜人,高入云霄之木蓊蓊郁郁,年深岁久,山深绵邈,逶迤千百里,二则借参天大树起兴,“俱怀逸兴壮思飞”,“飞”上了这“南天奇岳”井冈山。一“飞”字使得原本平实无奇的开头染上一抹灵动之色,南方山系原本清秀婉润,而山势如飞,则又奇峭逼人。联系下文中“车子飞如跃”,则又可说是白描心情之畅快,当年老杜是乘舟“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而如今毛泽东则是乘汽车“即从茅坪抵茨坪”,身未到,心已远,心情的愉快从一“飞”字就初露端倪。

  “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该句一问一答,以白描出之。此处“故地重来”一说,点明题旨,今昔对比,多少感慨隐寓其间,但毕竟是上阕,仅以此等概括句一笔带过,却为下文“忆往昔”张目,笔势如草蛇灰线,使得行文潜气内转。答句“多了楼台亭阁”,表面平淡,却暗含新中国成立后春和景明,百废俱兴之义。若是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颠沛流离之际,大多则见草木含悲,山川变色,甚至亭台倾颓,断壁残垣,狐兔出没,又岂能有新建的“楼台亭阁”?但此处不得不指出,“楼台亭阁”四字太过泛泛,作词要有意境,情真景真此处可见,惜乎鲜明动人则未达。

  “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井冈山上有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等地,总称五井,明清以来立有“五井碑”。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哨口(桐木岭、朱砂冲、双八石、八面山、黄洋界)中最险要的一个,是从宁冈进入井冈山的必经之路。此处山势嵚崎崔嵬,常年云横雾锁,茫茫云海故又名“汪洋界”。因为地势险要,战争岁月里,黄洋界占据着重要位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三十多年前,井冈山军民曾在此进行过“黄洋界保卫战”,以少胜多,使得井冈山根据地转危为安。“车子飞如跃”,则补写上两句乃是车中所见,与其说车速快,毋宁说词人在感慨路况好。一则彼时山路崎岖,此时车行如飞,与记忆中的井冈山大相径庭,词人心情大好;二则是“高路入云端”,联想词人曾作“天堑变通途”,对于有着乐观精神,相信“人”的力量的伟大来说,这是让他最兴奋的。不过这里依然要指出,这一句作为词来说,太过平直,易流于浅滑,而且“飞”字与前句重复,略有叠床架屋之病。

  “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上阕末句“江山如画”从东坡“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中来,未必作者此时想起坡公此词,但江山二字毕竟是吞吐八荒的大气势,指点江山,睥睨海内的傲然身姿跃然纸上。“古代曾云海绿”,为押韵调换词序,大意是,有人说,这里古代曾经是海。不过这一拗折,以“陌生化”的效果救前两句浅滑之失,倒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之效。而且,此处的古代,就不仅仅是东坡的遥想三国了,而是李贺的“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一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梦天》)这样的景深了。在这样的历史长度下,甚至人类的历史活动都不过弹指一挥间了,词人的胸襟该是多豁达。据云该词手迹此句为“遍地男红女绿”,则词之味道诚然大失。上阕中词人赞叹人的力量之语虽未明写,但细品处处皆是,若到结束还要重作交代,不免使人腻烦,亦使词的“要眇宜修”特点丧失殆尽,毕竟爽利之词仍然是要葆有词的特色。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承上阕写变化之大,引起下文对往事的回忆。作者于1927年10月率领秋收起义的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到现在已经三十八年了,好像弹一下手指那么快,一晃就过去了,可是人世间变化了,就像苍天变成深潭.深潭变成苍天那样大。它的实际内容就是由战争年代变成了和平年代,由反动的资产阶级掌权变成无产阶级掌权,由旧中国变成新中国,由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变成社会主义。这不仅是量的变化,而且是质的变化。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写回忆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扩大红色政权的具体情况。是说,现在还记得,当时在战火中,同敌人激烈地厮杀,真是九死一生,好像发生在昨天。毛主席组织秋收起义时,曾经被反动的民团逮捕过,后来机智地逃了出来,找到队伍,率领他们上了井冈山。

  起始一句,诗人承接上文,将感叹再往前一引,“弹指三十八年”,诗人屈指算来离开井冈山已有38年了,而在这“弹指一挥间”里,祖国江山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人间就彻底变了一个样,这一切犹如天翻地覆。但也勾起诗人对过去非凡峥嵘的岁月的追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这是诗人对井冈山革命斗争最形象的回忆。那时敌人不断围剿,战场上硝烟弥漫、烽火连天;红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真中谓九死一生的激战如同发生在昨天。记忆是那么清晰,那么突出,令诗人难以忘却。但红军的胜利是必然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诗人及红军将士“独有豪情”,勇驱“虎豹”;气势若磅礴的风雷,豪情若天边的一轮明月。最终“ 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国人民迎来了解放,一切牛鬼蛇神全被扫除干净。▲

创作背景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九月般《毛泽东诗词选》。1965年5月22日至29日,毛主席在巡视大江南北时重上了井冈山。他抚今追昔,写下这首《念奴娇·井冈山》。

猜您喜欢

咏汤婆长句寄谈勿庵勉之共发一笑

龚诩龚诩 〔明代〕

岁晚江乡雪盈尺,小斋不禁寒气逼。
先生独卧不成眠,两脚浑如水中石。
今宵何幸得温温,伸去缩来随意得。
非关被底别藏春,深藉汤婆有余力。
此婆生来名阿锡,纺织无能有潜德。
缄口何曾说是非,谋身不解求衣食。
寂寂无声伴到明,不作骄痴取怜惜。
君不见此婆有妹名青奴,骨格玲珑如姊默。
不容暑气侵肌肤,亦与先生旧相识。
只因寒暑不同时,弃舍尘中倚空壁。

贻息耘隐士 其一

德祥德祥 〔元代〕

髭鬓多年雪,交情百炼金。青山楼上坐,白鸟树中吟。

行路畏相识,寻僧说此心。欲将白云画,归挂草堂深。

送萧行人汝和还京兼答丘给事懋实见寄

谢榛谢榛 〔明代〕

柳花飞尽使车还,肯向王程有醉颜。海峤春云征战里,河梁晚照别离间。

旧交青琐每同赋,老愧沧洲长自閒。梦寐相逢论谏草,不知身世隔关山。

王子开朝散早年以疾病谢事还江阴求诗为别三

张耒张耒 〔宋代〕

避禄免危疾,弃铅得黄金。
须眉蔼如漆,便觉老难侵。
江湖足幽遯,市卒或可寻。
莫思芙蓉子,丹田乱君心。

怀玉送至龙江舟中而别用韵

庄昶庄昶 〔明代〕

三夜摊书共烛花,先生高兴尚难拿。还骑乌府青骢马,来送龙江老钓槎。

水鸟野怀虽决去,云龙深望本无涯。何人更有相思梦,不到长安御史家。

减字木兰花 其一

沈瀛沈瀛 〔宋代〕

动而思止。止即患生徒自喜。试举幡风。未举之前说已通。

携瓶沽酒。却著衫来为我寿。者也之何。赚却阎浮世上多。

龄叟得稼山好语因赞之

陈著陈著 〔宋代〕

高怀不是爱山行,钟鼓楼高有宿盟。
今夜老禅联榻卧,定应说到有西成。

施潭

周弼周弼 〔宋代〕

归程风强阻,春色有如无。
上水千帆健,中流一矴孤。
雨冲寻屋燕,云背立樯乌。
尽说明朝顺,江行旧有图。

采药径

释行海释行海 〔宋代〕

千古苍苔一径春,来寻刘阮故乡人。
山中草木今为宋,亦有桃花尚说秦。

《说苑》引逸诗

佚名佚名 〔先秦〕

绵绵之葛。在于旷野。良工得之。以为絺纻。良工不得。枯死于野。

© 2023 风马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