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山〔宋代〕
公家济水源,爱蜀如蜀人。公凡五入蜀,东峡西峨岷。
门生变交游,故旧成姻亲。蜀味皆吾餐,蜀音即吾民。
潼川最后至,既至情亦均。恶不待公刑,善不须公仁。
雍容如一家,笑语闻四邻。山时参公府,垩鼻看斧斤。
举动出至诚,悠久疑为神。诏书西出关,马首北向秦。
迟行客辞家,拥别儿恋亲。公归且大用,顾蜀还无因。
风收弥勒花,雨压长平尘。滑台为公寿,公饮不过唇。
乐我奉公欢,荣虞适兹辰。物色莽牢落,人情浩酸辛。
已辞尚可听,少驻双车轮。
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示行者
释印肃 〔宋代〕
和谢惠计院二首
吴潜 〔宋代〕
从人觅墨梅
裘万顷 〔宋代〕
哭日老二首
刘克庄 〔宋代〕
答括士李同二首
谢阮儒隐为画墨梅床屏
王迈 〔宋代〕
至正廿三年四月淮南王左相微行淞江步谒草玄
杨维桢 〔元代〕
送宋澥处士之长安
王禹偁 〔宋代〕
香潭八首
许月卿 〔宋代〕
晚梅次韵
胡仲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