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六月三日夜闻蝉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荷花散发阵阵清香,早晨的露珠将要坠入水中,年叶随着风生动飘荡。
初三夜晚新月高悬,听到了今年的第一声蝉鸣。
突然听到这个声音,勾起了我这个北方来的客居之人的愁绪,静静听着想起东都洛阳。
我在洛阳有履道坊宅,想来此时又有别处的蝉在我家鸣叫。
不知道我家园子里倒映着月亮的水池中,是否有人趁着月色划船呢?

注释
微月:新月。
东京:东都洛阳。
竹林宅:指作者洛阳履道坊宅。《池上篇序》言履道坊宅“地方十七亩,屋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826年(宝历二年),是白居易在苏州夏天时所作的一首诗。诗人因病休假,听到新蝉的呜叫,不禁想到此时洛阳城里自己家中的蝉也在呜叫,思乡之情悄然而生。

赏析

  此诗前四句写诗人在苏州看到的景象;五六句写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七八句写诗人在异乡为异客的愁苦;最后两句写诗人联想自己家乡的场景,诗境清幽。诗人由景及情,浑然一体,造语清新,自然无拘束。

  苏州的六月,正是荷花飘香露珠圆润之时,凉爽的东南风吹动着柳枝,有节奏地晃动着。六月初三的夜晚,诗人听到了今年的第一声蝉鸣。刚刚听到蝉叫时,诗人这个北方来的客居之人还有些愁,是它打扰了诗人的睡眠,让诗人睡不着觉,它勾起了诗人思乡的愁绪。原来诗人“静听忆东京”,在安静的夜里聆听着蝉鸣不禁想念洛阳的家了。在诗人洛阳家中,有一片竹林,想来此次分别后,里面有蝉又在呜叫了。但不知道自己家园中的那个小池子内有人在月色中划动着小船前行。

  病中多疑,病中多思,病中孤独感特别强烈,这都是人在病中的常态,诗人也不例外。诗人因病而特别想念洛阳的家园,想念那园中的家人,都是很自然之事。

  诗人的联想很丰富,他善于以一物为纽带,而展开遥远的另一空间的想象。月亮是诗人常用的一个联想的着笔点,但此诗不仅有月亮,还有蝉,用蝉来作联想的基础,这在历代诗歌中倒是比较少见的。但诗人将其放在特定的气氛中,感觉有些新奇,但也很亲切。

  诗从咏景物引发情思。开端咏荷、柳,伴随清露、好风,通过嗅觉、听觉的感受来透露夏夜纳凉的清爽舒适。诗境清新,近似孟浩然“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的境界。初三夜是新月始生之时,可见前两句未涉及视觉的感受是符合实际的。以下从初闻蝉鸣表达愁思。闻蝉而动客思,是诗人传统,白居易此际故园之思落干洛阳之宅,既有竹林风清与当前境界接近的原因,更含寓早日辞官闲居的心情。诗由景及情,浑然一体,自然无拘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您喜欢

春日

王令王令 〔宋代〕

提壼聒聒惟呼酒,杜宇喧喧只说归。
坐怪鸟声皆有取,静于人事益知非。
已嫌世浊胡为混,能待河清固已稀。
为语夷齐既甘饿,可能分我首阳薇。

方公说通直见示与小子京和答棋诗四篇因次本

苏颂苏颂 〔宋代〕

久纵间僻向沧池,忽见嘉宾喜可知。
触热正烦思美廕,卧疴方苦遘良师。
欲留尽兴时须饮,要取忘忧祗有棋。
二者已欣陪造适,解颐仍得鼎来诗。

夜半闻雨再用前韵

王炎王炎 〔宋代〕

辘轳百尺汲无水,映日四山云不起。
朱轓浪说劝农桑,衣食何从可甘美。
祷而得雨不苦旱,窃疑此殆偶然尔。
夜半潺潺檐溜鸣,孤枕梦回心失喜。
儿童挽犊妇饷馌,襏襫耕夫亦勤止。
鼠迹印我榻上书,蛛丝罥我壁间麈。
抖擞胸中三斗尘,强欲吟哦无好语。
请公酌酒更挥毫,快写珠玑歌喜雨。

龙山野

释永颐释永颐 〔宋代〕

闻说西潘桑枯少,旧来多川紫樱桃。
龙山春晚聊舒望,雪白梨花一丈高。

依韵和登州推官张同年之梁山

祖无择祖无择 〔宋代〕

峻极乾苍苍,班移自混茫。
势临坤轴断,根入海涛僵。
屹立踰千仞,孤标冠四荒。
兴云山近泰,出日谷连暘。
绝坟于斯胜,烦襟到此凉。
山经终寂寂,祀典谩煌煌。
岩黑骊龙睡,烟清来凤翔。
藏书陋群玉,中瑟小空桑。
禹载无遗迹,秦碑有旧章。
乘舆曾直上,鞭石宛居傍。
在昔初迁鼎,当时异省方。
纵心师诞妄,恃力逞强梁。
儒学微言绝,神仙怪说彰。
锡符尊德水,留识著吾浆。
岂念思王度,惟期至帝乡。
斋男何杳杳,秋祝自琅琅。
讵得三山药,翻同一国狂。
八神宁尔福,二世果斯亡。
始祸闻陈涉,遗书见子长。
龙兴成大定,虎噬免交攘。
往事真涂炭,寒心剧刺芒。
自从兹灭国,谁复此祠阳。
冤毒疑沦髓,凋残竞沐疮。
鉴宜观夏后,道合慕陶唐。
圣世逾三代,明君掩百王。
朝廷隆盛礼,简册耀休光。
运契千龄统,歌喧六达庄。
古今称治理,夷夏共瞻望。
洪化周无外,群生洽太康。
东民休望幸,端拱德芬芳。

逍遥咏 其一

赵炅赵炅 〔宋代〕

逍遥知语默,境外见真空。有位皆玄感,无缘不用功。

义说三才理,幽深万事通。因依堪法则,答谢向旻穹。

必大弟赴新城簿

赵孟坚赵孟坚 〔宋代〕

乃翁换官班,几郁青云志。
晚以身徇国,而得禄及嗣。
妙年当朊仕,应识珍重此。
簿领职任轻,正合亲文史。
东安吾旧游,山水清且美。
编户虽不稠,而亦有文士。
择友如择木,所贵高於已。
游观固有时,要在不逾礼。
饮爵不过三,马向垣涂履。
幕府傥留连,谨仰如处子。
切勿事轩昂,攻者蠭蝟起。
我已惯尝此,说病乃真意。
第守谦谦心,由天工处置。
命透如春回,不压重石底。
尔祖积善在,造物报必侈。
以我苦涩词,普告兄与弟。
莫怪欠夸谀,食橄有回味。
谓余言不信,识者试质以。

忆王孙 继重阳韵

马钰马钰 〔金朝〕

风仙师父妙谈论。说透无为清净门。舌上甘津味得吞。

溉精魂。阴里阳生万劫行。

杨花

楼钥楼钥 〔宋代〕

杜门无绪看芳菲,见说杨花满路飞。
谢汝不随人冷暖,因风翻舞到柴扉。

希深惠书言与师鲁永叔子聪几道游嵩因诵而韵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闻君奉宸诏,瑞祝疑灵岫。
山水聊得游,志愿庶可就。
岂无朋从俱,况此一二秀。
方蕲建春陌,十刻残昼漏。
初经缑氏岭,古柏尚郁茂。
却过轘辕关,巨石相撑斗。
夕斋礼神祠,法衮被藻绣。
毕事登山椒,常服更短後。
从者十数人,轻齎不为陋。
是时天清阴,力气勇奔骤。
云岩杳亏蔽,花草藏涧窦。
旁林有珍禽,惊聒若避彀。
盘石暂憩休,泓泉助吞漱。
上窥玉女窗,崭绝非可构。
下玩捣衣碪,焜燿金纹透。
尹子体雄恔,攀缘愈习狃。
欧阳称壮龄,疲软屡颠碚。
竞欢相扶持,芒屩恣践蹂。
八僊存故坛,三醉孰云谬。
鄙哉封禅碑,数字昔镌镂。
偶志一时事,曷虞来者诟。
绝顶瞰诸峰,隘然轻宇宙。
遥思谢尘烦,欲知群鸟兽。
韩公传石室,闻之固已旧。
当时兴稍衰,不暇苦寻究。
东崖暗壑中,释子持经咒。
于今二十年,饮食同猿狖。
君子聆法音,充尔溢肤腠。
尝期蹑屐过,吾侪色先愀。
遂乖真谛言,兹亦甘自咎。
中顶会几望,凉蟾皓如昼。
纷纷坐谈谑,草草具觞豆。
清露湿巾裳,谁人苦羸瘦。
便即忘形骸,胡为恋缨燰。
或疑桂宫近,斯语岂狂瞀。
归来游少室,崷崒殊引脰。
石室迢递过,探访仍邂逅。
扪萝上岑邃,僊屋何广袤。
乳水出其间,涓涓自成溜。
凡骨此熏蒸,灵真安可觏。
霞壁几千寻,四字侔篆籀。
咸意苔藓文,诚为造化授。
标之神清洞,民俗未尝遘。
忽觉风雨冥,无能久瞻扣。
匆匆遂宵征,胜事皆可复。
俚歌纵喧讲,怪说多鲛糅。
凌晨关塞阳,追赏颜匪厚。
穷极四百里,宁惮疲左右。
昨朝书报予,闻甚醉醇酎。
所嗟游远方,心焉倍如疚。
© 2023 风马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