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碧树鸣蝉后,烟云改容光。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
夹道喧古槐,临池思垂杨。离人下忆泪,志士激刚肠。
昔闻阻山川,今听同匡床。人情便所遇,音韵岂殊常。
因之比笙竽,送我游醉乡。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和子由初到陈州见寄二首次韵
苏轼 〔宋代〕
丑妇吟
胡仲参 〔宋代〕
咏潇湘八景各一首·潇湘夜雨
刘克庄 〔宋代〕
勉吕之寿
丘葵 〔宋代〕
句
韦奇 〔宋代〕
归宗寺
吴兆 〔明代〕
念八日过斗鸡山恶其名之鄙也而不敢易
郭之奇 〔明代〕
岧峣相对俯清洼,鹄举鸿冥天路遐。但使闻声能起舞,何须斗檄每交加。
晨昏几带金乌色,晦朔犹留玉兔华。此日标名非我事,任他觜距向时誇。
程玉樵方伯德润钱予于兰州藩廨之若已有园
林则徐 〔清代〕
寄谢汤司谏二首
赵蕃 〔宋代〕
题王顺伯秘书所藏兰亭修禊帖
袁说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