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四年此地两重五,前度入山今出山。荆楚岁时徒衮衮,匡庐云物自閒閒。
每逢令节浑无奈,欲买扁舟且未还。回首楼台淹日月,惟余涕泪照苔斑。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沧浪清隐
陈亮 〔宋代〕
我爱沧浪水,千寻见底清。月明三岛近,风定一波平。
清隐将遗世,垂竿不钓名。何时歌鼓枻,相就濯尘缨。
同君俞自牛头寺至兴教院又会文师
李复 〔宋代〕
大隋山
王灼 〔宋代〕
十咏图·玉蝴蝶花
张维 〔宋代〕
颂古二十首
释了一 〔宋代〕
赠吴之山
王问 〔明代〕
梅花七绝
陈师道 〔宋代〕
颂古十首
释昙华 〔宋代〕
携孺子果定居吴兴守望
徐献忠 〔明代〕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韦应物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