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明代〕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袁君正
林同 〔宋代〕
送彭孕先赴辰州教授
赵蕃 〔宋代〕
潇湘八景·潇湘夜雨
宋宁宗 〔宋代〕
偈颂一百零二首
释绍昙 〔宋代〕
宋玉
刘筠 〔宋代〕
和蔡伯世韵二首
冯时行 〔宋代〕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释惟一 〔宋代〕
由石门登三茅峰遇雨
章简 〔清代〕
洞户何年闭,登临亦快哉。危崖当地出,急雨蔽天来。
远景昏如雾,飞流响似雷。茅庵且小憩,前路滑苍苔。
新酿熟小酌索笑亭
陆游 〔宋代〕
赠相士襄衣道人杜需二首
杨万里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