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宋代〕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
晁说之 〔宋代〕
宿小寺观主僧升座
刘克庄 〔宋代〕
留别子肃子仪三首
赵蕃 〔宋代〕
村居书事四首
访李岣嵝山人于灵隐寺
徐渭 〔明代〕
清平乐·绿深红少
程垓 〔宋代〕
赋得桃红又见一年春得春字
赖世观 〔清代〕
忆昔桃源路,花红远近新。忽看千树丽,又见一年春。
依旧风前笑,仍然井上匀。霞蒸幽隐地,锦簇艳阳辰。
王母尝留迹,渔人几问津。漫教流水去,长此避嬴秦。
至正壬辰之春余卧病始起遭时多故奔走山谷间
胡翰 〔明代〕
高南仲自云间归退轩盖明府以四诗送之末章专
孙应时 〔宋代〕
寄印老并招壁公
吴则礼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