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定风波·密约偷香囗踏青

吴文英 吴文英〔宋代〕

密约偷香囗蹋青。小车随马过南屏。回首东风销鬓影。重省。十年心事夜船灯。
离骨渐尘桥下水,到头难灭景中情。两岸落花残酒醒。烟冷。人家垂柳未清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与杭姬初逢便密约春日郊游踏青,小车跟随马立驶过南屏山。东风回首,往事如烟,双鬓斑白,形销骨立,夜半船头灯下,形影相吊,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杭姬由于溺水而离开人世,到头来难以磨灭触景生情。残酒醒后,只见两岸《花缤纷,清明未至,垂柳如烟,一派萧瑟。

注释
定风波:又名“定风流”、“风波令”。计八体,有六十二字、六十三字、六十字者。此词用六十字体,双调,上片五句三平韵两仄韵,下片五句两平韵两仄韵。
偷香:即贾女偷香赠所欢韩寿事。《晋书·贾充传》叙韩寿与贾充女私通,“时西域有贡奇香,一著入则经月不歇,帝甚贵之,惟以赐充(贾充)及大司马陈骞。其女密盗以遗寿(韩寿)。充僚属与寿燕处,闻其芳馥,称之于充。自是充意知女与寿通”后“遂以女妻寿。”
囗:该字遗失。
踏青:春日郊游。
南屏:南屏山,在杭州西南,峰峦耸秀环立如屏。
重省(xǐng):指故地重游。
尘:道家以一世为一尘。尘,即尘世,人世。▲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悼亡词。所悼之人,一说是词人在杭州的姬妾,一说是其年轻时的恋人。

  关于第一种说法,吴文英中年时客寓杭州,在一个春天乘马郊游,行至西陵路偶然遇见某贵家歌姬,由婢女传送书信,即与定情。此后,他们曾春江同宿,共游南屏,往来西陵、六桥,享受着爱情的幸福。他们这种爱情也注定是以悲剧收场的。最后一次分别,双方都预感到不幸阴影的跟随,别情甚是悲伤。待到吴文英重访六桥时,那位贵家歌姬已含恨死去。许多年后,词人也不能忘记这段情事,重到西湖总是痛心彻骨地伤悼。这首小令便是吴文英晚年在杭州的悼念之作。

  关于第二种说法,有学者认为,作者在年轻时与一女子倾心相爱,但这种爱情似乎为封建礼法所不容,因此,他们的爱情只能以非公开的形式发展。▲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作者回首曾与杭姬发生的往事,表达达对杭姬的思念,下片写作者触景生情,怀念杭姬,表达达自己的悲伤孤寂之情。该词用典多而切,往昔与现实,抒情与写景,错综交替。今昔对比,结构曲折多变,但转折关系又是“清楚的。

  上片“密约偷香囗踏青”二句,以逆笔追忆与杭姬初逢密约、郊游踏青的幸福生活。“偷香”一词,用贾充女偷香送给韩寿,并与之私通的典故,揭示达词人与所悼者之关系,“小车随马”暗用古诗“苏小小”“郎骑青骢马,妾乘油壁车”的典故,不仅进一步揭示二人之关系,而且表明二人情深意笃。南屏山在杭州西南,以峰峦耸秀环立如屏而得名,这是既点明所悼之人是杭姬而非苏姬,也与“踏青”呼应,暗示达游玩的地点及环双的幽美。吴词中多次在悼念时提到“南屏”,可见这是难于忘情之处。如《霜叶飞·重九》“记醉蹋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回首东风消鬓影”三句,转笔写词人今日回杭之状,东风回首,往事如烟,双鬓斑白,形销骨立。“重省,十年心事夜船灯”勾出夜半船头灯下,词人形影相吊,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怎不令人心潮起伏,凄恻难耐。“十年”句,四个名词组成,既写出往日两人相爱之时间,又写出今日思念的时间、地点,并渲染达晦暗凄凉的气围。在《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一词中曾以诗笔勾出十年相爱的情况:“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江渐招人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重省”二字,将以往之事略而概之,而情感却重若千钧。

  下片继续悼念杭姬。“离骨渐尘桥下水”此暗示杭姬死于非命——沉水而死。周岸登氏据此句及《齐天乐·白酒自酌有感》“饮白醪感#年事”等谓梦窗#年时曾恋一杭女,此女死于水。夏承焘氏认为杭姬死于二人分别之后。“到头难灭景中情”一句,写词人重返杭州,游西湖,至西泠,踏苏堤,登南屏,触景生情,处处似乎可见杭姬的音容笑貌。此在《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词中曾记写过当时的艳遇,那时是“渔灯分影春江宿”,是“短楫桃根渡”,“招人仙溪”,而现在已是“离骨渐尘桥下水”,这怎不令词人发出“到头难灭景中情”的深深叹惋。“两岸落花残酒醒”继写今日之伤情。残酒醒后,只见两岸落花缤纷,此乃是炼风景人人事,以落花喻杭姬之死。正如《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所言“事往花委,瘗玉埋香”一派伤感之情寓于落花缤纷的景物之中。最后结句“烟冷,人家垂柳未清明”,以清明未至,垂柳如烟,一派萧瑟的景物作结,将悼亡之情托出。“烟冷”之“冷”,不仅言自然气候,更揭示词人悼亡时内心的凄冷。

  这首词炼字精美,意象绵密,含义深刻,情致缠绵,如:“小车随马过南屏”暗用苏小小的典故,将两人游玩的地点不仅勾出,还隐含达伉俪情深。“十年心事夜船灯”一句用四个名词,将今昔状况一笔勾出——昔日两人相爱的时间,今日所处的环双之冷寂,心情之凄然。又如“两岸落花残酒醒”一句,“落花”“残酒”本是二物,但着一“醒”字,是醒后看“落花”之景,想“落花”之情,此时“落花”已不单纯是景,是物,而具有达比的作用,于是将“到头难灭景中情”的悼亡之情自然揭示出来。这正如张炎所说:“字面亦词中之起眼处,不可不留意也。”▲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猜您喜欢

陆贾

徐钧徐钧 〔宋代〕

溺冠骑项不知儒,马上功成习未除。
新语见称应有意,当时人未说诗书。

送修书记游天台

李鼐李鼐 〔宋代〕

尘事日败人,筋力随以劳。三年梁溪上,俯仰如桔槔。

穷巷躬水菽,杜门匪禅逃。修公岩壑人,臭味合我曹。

閒从茗碗集,有往不待招。清芬落净几,宴坐挥霜毫。

脱略畦畛外,寂寞期久要。春风草离离,飞花照方袍。

朝来遽别我,明月挂一瓢。笑指天台云,意气东南高。

去去不可挽,独鹤鸣九皋。会看精进力,觉性一宿超。

全提法王法,众说障奔涛。大千廓沙界,体现无丝毫。

异时药山偈,问道惭非翱。

偈颂十七首

释智愚释智愚 〔宋代〕

有意待不来,无心忽会面。
顶发垂丝,眼光如电。
说尽湖海风波,论量柴米贵贱。
更有一处少人知,也是重安眼上眉。
赏析 注释 译文

茶瓶儿·杨花糁径樱桃落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杨花糁径樱桃落。绿阴下、晴波燕掠,好景成担阁。秋千背倚,风态宛如昨。
可惜春来总萧索。人瘦损、纸鸢风恶。多少芳笺约,青鸾去也,谁与劝孤酌?

无锡刘相幹佑笃信佛法常来参请自和雪窦罂粟

释普宁释普宁 〔宋代〕

一实包含万点春,收来粒料是家珍。
些儿圆转谁能委,唯一身分百亿身。

送王季和文知施州二首

林表民林表民 〔宋代〕

宿幸依刘表,时蒙说项斯。
方为感知赋,遽作送行诗。
万里通吴蜀,千山隔梦思。
江头野梅发,应记共吟时。

龙井道中杂纪

周弼周弼 〔宋代〕

老僧病久声嘶喝,屡说紫衣胜短褐。
莫嫌两手渐拘挛,曾把御前供奉钹。

寿楼春 闻花间女史诵《樊山集》,戏寄

樊增祥樊增祥 〔清代〕

如春莺娇啼。又风蝉细咽,何处哦诗。莫是青城花蕊,自书宫词。

非曹惠,非文姬。与女中相如同时。甚镂月裁云,樊山一集,传诵到红闺。

乐莫乐,心相知。绣平原小像,五色柔丝。早识扶风都讲,莫如蛾眉。

黄紬梦,犹寻伊。怪月中、青鸾来迟。想写韵楼前,千条绿杨俱向西。

除夕同庞景元过饮李时芳馆时景元将归

李英李英 〔清代〕

竹林行乐且相亲,雪满河山莫问津。邸里共欢除夕酒,灯前俱是异乡人。

世情曲折交游在,客况萧条岁月新。却羡梅花千万树,天涯明日又逢春。

和推官压沙寺惠诗

强至强至 〔宋代〕

上相行春乐有馀,绣旗朝共宿云舒。
特教红袖停妍唱,为许朱衫托后车。
肯说大烹专鼎食,旋容小摘荐园蔬。
多才幕府论荣遇,诗句飘飘动客裾。
© 2023 风马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