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上皇御天功最盛,生民温饱卧安枕。醉凭艳姬一笑适,薄夫议之无乃甚。
长安遮天胡骑尘,潼关战血深没人。哥舒臣贼不足惜,要脔国忠如脍鳞。
苍黄去国食不暇,马嵬赐死谢天下。反身罪己成汤心,奈何犹有讥之者。
取非其子又遽匆,灵武君臣无怍容。何须呜咽让衮服,自控归鞍八尺龙。
谁磨石壁湘江上,揩拭云烟溅惊浪。龙蛇飞动忠义词,颜元色庄俨相向。
与君来游秋满眼,閒行古寺西风晚。道人兴废了不知,但见游人来读碑。
朱门连大藩,知是故人宅。登门一笑欢,忘其身是客。
丛林断岸西,聚落一水隔。欲知往来数,鸡犬亦相识。
人情改朝夕,世议苦迫窄。公辈月轮高,不涴浊流色。
拨书卧清晓,井汲闻馀滴。职严宾谒少,境静意自适。
嗟余眷闾里,边风马嘶北。公贤义当亲,此外吾何择。
瘴痾苏昼簟,小寝喧鼻息。梦惊哦公诗,清欢洗岑寂。
钟山对吾户,春晓开烟鬟。白云峰顶泉,绀碧生微澜。
经年未一酌,对客愧在颜。两翁亦超放,瘦策容跻攀。
大千寄一瞬,境静情亦闲。是时天惨憺,佳处多遗删。
立谈共嘲谑,豪气破天悭。临川冰玉清,风流继东山。
兹游适所愿,但恨无弓弯。东阳丘壑姿,痴绝胆亦顽。
孤坐巉绝处,掉头不肯还。天风吹笑语,响落千岩间。
归来数清境,但觉毛骨寒。从君乞秀句,端为刻斓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