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以宁

董以宁

董以宁(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作者《董以宁》的诗文

鹧鸪天•绣苑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绣苑晴光尽日佳。更无愁思望天涯。名花结果春前定,小鸟姻缘枝上谐。

缠锦带,脱金钗。秋千架子近香街。綵绳握处开裙衩,多少香风正入怀。

感皇恩•咏镜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有福共婵娟,相依白首。看尽双蛾似垂柳。

此中何处,有个人儿争瘦。笑效颦难效、肠回九。

春尘飞处,有时昏黝。拂拭红绵劳玉手。芙蓉映入,疑是潇湘清浏。

怪东风起处,吹难皱。

南乡子•客舍集唐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回首一伤神。暮雨千家薜荔村。燕子不来花着雨,黄昏。

寂寞山窗掩白云。

归思欲沾巾。雨过山城见月新。独在异乡为异客,思亲。

断续鸿声到晓闻。

霜天晓角•辛卯除夜 其二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楚天遥阔。亲署重重驿。应说小儿痴绝,久不见、斑衣曳。

还将墨汁。自写春联帖。并书小字悬门,道以宁、谨谢客。

凤凰阁•阁中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记桃花时节,携登香阁。小婢呼茶出莲幕。纵是愁难细说,说来防错。

抵多少、眼酬眉酢。

生怕人疑,故向窗前倚着。早见桃花已零落。妾命郎情,只恐似他都薄。

便无语、临风萧索。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 其一 元日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去岁今朝,念母病、扪心私痛。犹记得、支床慰劳,慈恩深重。

此际魂归何处去,黄泉碧落儿难送。便床前、再欲听呻吟,除非梦。

椒花在,为谁颂。荔粉在,为谁奉。只扶携弱弟,麻衣悲恸。

从此屠苏怜最后,亲魂若在应犹共。为悯孙、还尽半杯休,牵牛捧。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 其九 中秋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记得当初,向膝下、时时欢笑。到此际、剖菱剥芡,团圆偏好。

正待月华犹未冷,高堂已虑金风悄。命小鬟、传语早添衣,频频道。

今夜月,依然皎。今夜冷,凭谁告。念穗帷寂寞,乌鸦飞噪。

欲问冰轮回地底,可能还向慈颜照。奈夜台、一去半年馀,无消耗。

御街行•画廊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画廊窗小蝉纱护。彷佛巫山云路。人来花下看模糊。

几把玉郎呼误。一回才是,临风鹤氅,真个花间度。

殢如朝雨浓如雾。多少情怀未诉。脱将锦臂与郎添,早虑归时多露。

一番欢爱,一番惆怅,两两频回顾。

庆清朝慢•为王阮亭题余氏女子绣西施浣纱图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浪溅轻绡,烟浮素缕,若耶彷佛堪寻。溪畔浣纱人在,倚徙花阴。

秋波接春水,更临风、却似慢沉吟。还恐被、风吹欲湿,小束双襟。

绮窗内,绣床畔,念此时眉际,未有愁侵。只想苏台月晓,香径春深。

自与大夫别后,可曾重捧旧时心。多应向、水晶帘下,几度停针。

点绛唇•闺思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翠被葡萄,轻笼金鸭香烟重。梅花影动。小阁寒宵共。

到得而今,无计凰求凤。愁千种。一场春梦。又被灯花哄。

© 2023 风马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