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詹事府承宣使方君恕还岳阳 其四
宋褧 〔元代〕
江南才子总知名,久别烦君为寄声。说道头颅将四十,髭须先白两三茎。
木兰花慢 题蛾眉亭
唤山灵一问,螺子黛、是谁供。画婉娈双蛾,蝉联八字,雨泪烟浓。
澄江婵娟玉镜,尽朝朝暮暮照娇容。只为古今陈迹,几回愁损渠侬。
千年颦蹙谩情钟。惨绿带云封。忆赏月天仙,然犀老将,此恨难穷。
持杯与山为寿,便展开修翠恣疏慵。要似绛仙妩媚,更须岚霭空濛。
杨柳枝六首 其四 通州道中作至元四年春
金鞍晓拂枝头露,珠帽晴沾苑内尘。古来每见人悲树,如今却见树悲人。
竹枝歌六首 其三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
此去京城五千里,川途修阻万山峨。好山好水且消遣,欲说离愁将奈何。
正月二十六日监中习仪即景书怀
椒觞献岁暖如蒸,收灯前后不复晴。风色料峭雪欲落,云阴晃漾日半明。
四郊未有花柳意,六馆但闻弦诵声。城南三月牡丹发,莫遣白头愁里生。
顺州会曹元宾尚书贻诗二绝因和其韵
三十昂藏试省闱,回思金榜挂名时。府公幸遇张京兆,到处逢人说项斯。
送明理赴南丰州判官
吴越流亡岁,湖南馈饷时。目前堪抚字,江右少疮痍。
上佐官何美,南行乐不支。盛年思报国,莫动别离悲。
七月三日喜至郧县山行兼旬至此始出
稻花香里过琳宫,一舸斜阳汉水东。下马已辞山巀嶪,开轩仍见竹葱茏。
画檐不碍迎霜叶,玉宇频来处暑风。童御无知友朋远,满襟幽思与谁同。
和苏伯修应奉上都试院夜坐韵
八月帘帷试夜寒,诸公文酒度更阑。然藜共喜临天禄,分芋何劳问懒残。
谁许桂枝平地折,莫将花样近来看。主司不是冬烘者,解送宜胜十政官。
仲宣楼登眺
国家全盛似金瓯,江汉澄清控上游。帝子几时临北渚,庾公何处倚南楼。
云来巫峡祠空在,霜落荆门树自稠。持节重来纾四望,孤怀别有凭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