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李白 李白〔唐代〕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朝服绶带遗弃在尘世之境,赶赴青山拜谒佛教道场。
黄金为绳显示觉悟之路,乘上宝筏渡过惑人迷川。
岭上高树拢聚构成飞栱一般,岩上红花盛开掩盖山谷的泉水。
佛塔高耸是海上日出的标志,佛楼雄伟依傍大江烟云缭绕。
佛烟香气传遍欲界色界无色界,佛钟敲响声连万壑千川。
手中念珠如秋日莲子成熟满把满串,繁茂的松树团团圆圆如月。
鸟儿相聚疑是为听法而来,龙王亦来参加原为护法而来。
惭愧我无洋洋兮若江河般的流水声韵,可以混为伯牙的琴上之声。

注释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李白好友。
朱绂(fú):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此代指官职。
梵(fàn)筵(yán):佛教道场等宗教仪式。唐陈子昂《夏日游晖上人房》诗:“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
金绳:佛经谓离垢国用以分别界限的金制绳索。典出《法华经》。
宝筏:指船。佛教语,比喻引导众生渡过苦海到达彼岸的佛法。迷川:指众生为欲念所蔽而陷于迷障的生活,与“苦海”的意思相类似。
栱(gǒng):立柱和横梁之间成弓形的承重结构。
谷泉:山谷间所出的泉水。
江烟:指江上的云气、烟霭。
香气:指佛寺里的香火烟雾。三天:即“三界”的意思,佛家把“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三界”,这里的“三天下”犹言“天下”。
“鸟聚”句:王琦注:“《法苑珠林》:舍卫国涯树梢舍众集之时,猕猴飞鸟群类数千悉来听法,寂寞无声,事竟即去,各还所止。”
“龙参”句:佛教认为龙王护持佛法。
流水韵:指美妙的乐曲。▲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诗题是“春日归山寄孟浩然”,但据诗意,这首诗与孟浩然并没有什么关系。王琦在《李太白全集》的注里这么说:“孟六浩然恐是孟赞府之误。”

赏析

  飞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飞朱绂”此处用以指相游者,正显示其身份之尊贵。飞尘境”与飞梵筵”相对,一指世俗生活的地方,一指超脱红尘的佛寺。诗人陪同这位贵人离开了世俗的境地,来到这青山环抱之中拜谒佛寺。

  飞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两句纯用佛典当中的用语。飞这两句是说佛法能开启众生觉悟的道路,能超度众生脱离迷川,到达理想的彼岸世界。诗人这里是借眼前之景既赞颂了佛寺、佛法,”赞颂了来游禅寺的人。

  飞岭树攒飞拱”以下四句是从宏观上描绘佛寺之壮观,也是诗人刚入禅寺所看到的景色。山岭上茂密的树木簇拥着寺庙的飞栱;岩石边的繁花覆盖着谷中的幽泉;寺中的高塔,高耸入云,似乎凌驾于海日之上;而雄伟的殿宇,气势非凡,”好象超出于江烟之上。飞海日”、飞江烟”在这里无非是用以烘托飞塔形”与飞楼势”,不一定意味着这禅寺真的在海边江上。所以对诗意的解释不必过于拘泥。这四句诗不但对仗工整,而且用词精妙。飞攒”、飞覆”、飞标”、飞出”四个字把环境的幽美,庙宇的雄伟写尽写足了,也写活了。

  飞香气天天下,钟声万壑连。”随着这两句诗的展开,诗人之笔深入到了佛堂之中。由此可以体会到全诗似乎是由外而内逐步深入的。佛寺里的香烟弥散于飞天天下”,宏亮的钟声在千丘万壑之间回荡不绝,象征着佛门广大,其影响正普及于天下。这两句诗气魄宏伟,正是李太白的一贯诗风。

  飞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这是进入到禅堂深处了。这两句虽仍是写景,却隐含着佛理。秋天荷叶上布满了晶莹的露珠,繁茂的松树已亭亭如盖。这两句描摹景色,细致入微。飞已”、飞初”两字用得十分确切,飞圆”、飞满”更是语带双关。飞圆”,飞满”两字一方面赋于荷珠、松盖以鲜明的形象和勃勃的生机,准确地经达出荷珠松盖的神韵情致;另一方面”隐含着禅机。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有一节飞说圆”写道:飞释书屡以十五夜满月喻正遍智”。他广征博引上座大众诸部经典,如《文殊师利问菩提经》《杂阿含经》《增壹阿含经》等等中的各类例子。可见以飞圆”飞满”作为飞如来智慧”的形容在佛家经典中是比较普遍的,所以人们也说功德圆满之类的话。诗人在这里揉诗意禅趣于一体,可谓巧妙之至。

  飞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两句进一步借写景点明身在佛寺,也像飞鸟”与飞龙”一样受到佛理佛法的薰染,体验到佛法的威力。

  飞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两句借用伯牙钟子期的故事,自谦和的诗愧非知音。《吕氏春秋》载:伯牙鼓琴,遇钟子期,伯牙志在泰山,子期说:飞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过了一会儿,伯牙志在流水,子期”说:飞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从此飞高山流水”成了飞知音”的象征。

  李白一生与道教关系密切,自称飞臣是酒中仙”,以贺知章赠给的佳号飞谪仙人”自傲。但是他与佛教的关系也同样十分密切,他自称飞青莲居士”,并有诗言道:飞金粟如来是后身。”据有人统计,与李白交游的僧人有天十余人,他还曾从两位高僧学法。他寄居过的佛寺寺院有名可考的便有二十余座,他写的有关佛教的诗文有五十多篇。李白在这首诗中用了大量应景的佛家典故,胡震亨曾说道:飞诗家拈教乘中题,当既用教乘中语义,旁撷外典补凑,便非当行。”李白在这首诗中基本上是为了应景而用佛典语,但他用得精工,用得巧妙,景语佛语熔于一炉。这就表现了他的诗学佛学造诣均卓越非凡。这首诗音律精严,对仗工稳,是一首典型的律诗。确实,最能表现李白心胸、抱负、胆识的是他的乐府古风之中的许多不朽之作,但这首诗虽是应酬之作,仍表现出他超凡脱俗的横溢的才华,于飞端整”中不失飞飘逸”。诗中没有明写游禅寺,但几乎每一句每一字都不离一个飞禅”字,使人一下子便能悟到诗人说的是禅寺,这些地方也可见诗人深厚的功力。

  这首诗也许不能相表李白诗作中主要方面,但正因为其独特更说明了它不可忽视的价值。恰如要全面地了解杜甫,除了飞天吏”天别”之外,《秋兴八首》也不可不读一样,读读这首诗,对全面了解李白是会有帮助的。▲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猜您喜欢

梵王宫

吴山吴山 〔宋代〕

灵鳌戴出梵王宫,殿阁崔巍百世雄。
额古泽心颁建武,地钟元气孕鸿濛。
云连吴楚江山秀,水接沧溟海日红。
我欲楞伽分半榻,汲泉煮茗话真空。

金刚随机无尽颂·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真闻信不猜,无去亦无来。
声闻无见解,人天几万回。

送张南士返越州因感旧游有作 其十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薄暮人人待月华,三城争买素馨花。珠儿更比珠娘好,莫向耶溪苦忆家。

觉罗八姑贞孝诗

戴亨戴亨 〔清代〕

吾尝披卷读蒙庄,天有所全形可忘。至人委体若遗土,菁华内运神明昌。

相刃相斗万感集,官骸虽具中先戕。谁能外形笃至性,祓濯灵府生辉光。

觉罗有八姑,派系出天潢。父为大宗伯,兄秉节钺膺封疆。

姑生幼伤背,天欲厄之人则强。世人重貌不重德,恶能低头宛颈希颉颃。

兰蕙甘心在幽谷,不与凡卉同芬芳。瞻依怙恃永朝夕,天伦无忝乐且康。

研经练史发精蕴,陈椒谢絮殊虚张。冰作肝肠玉作骨,贤媛自古谁能方。

安得长留此姑作轨范,尽化天下闺阁咸端庄。奈何维皇不佑善,年未三十旋中殇。

慈闱白发呼孝女,兄亦蹀躞悲雁行。残编摭拾在人口,将与日月争辉煌。

八十六则圣贤髓,熊熊瑞焰腾篇章。男儿读书万卷骋才骏,几人肯搆颜曾堂。

见此?眙应阻丧,抚躬翻觉形摧藏。吁嗟嘻,我亦具此堂堂七尺之丰仪,嗜古岂屑矜文词。

即今因循忽衰老,不觉汗下惭须眉。熏沐反覆还自叹,纵能愤激时亦迟。

我朝德化如关睢,公族公姓多歧嶷。讵意残驱弱质一女子,姱修直与名儒齐。

支离疏,申徒嘉,古人立说非吾欺。天全真觉形可遗,于戏天全真觉形可遗,高山仰止穷攀跻。

次韵谢遁翁吴山长孔昭三首

方回方回 〔元代〕

乾淳一老去非赊,里社游谈亦孔嘉。
仙驭不还缑氏鹤,禅机空说赵州茶。
神农为我先尝药,迦叶谁今又笑花。
欲向君侯问端的,流风应谢鲁东家。

和姚监丞斫脍

卓田卓田 〔宋代〕

旋捣金虀捣玉葱,半盂膏酒洗冬烘。
吴中风物今犹尔,说与厨人宁舍熊。

念八日过斗鸡山恶其名之鄙也而不敢易

郭之奇郭之奇 〔明代〕

岧峣相对俯清洼,鹄举鸿冥天路遐。但使闻声能起舞,何须斗檄每交加。

晨昏几带金乌色,晦朔犹留玉兔华。此日标名非我事,任他觜距向时誇。

读书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读书不厌勤,勤甚倦且昏。
不如卷书坐,人书两忘言。
兴来忽开卷,径到百圣源。
说悟本无悟,谈玄初未玄。
当其会心处,只有一欣然。
此乐谁为者,非我亦非天。
自笑终未是,拨书枕头眠。

感皇恩 张子京以春台子瞻椅见许,以词催之

刘敏中刘敏中 〔元代〕

公子说春台,其光如水。相对偏宜子瞻椅。老父危坐,不觉耳闻心喜。慨然都见许,情何已。禅榻鬓丝,绳床乌几。前辈风流要吾比。绣江风月,鸥鹭已应知矣。几时分付到,中庵里。

六代祖师赞

释心月释心月 〔宋代〕

无言说中,广说信心。
洞然明白,非去来今。
风病因兹转更深。
© 2023 风马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