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旱麓

诗经·大雅·文王之什 诗经·大雅·文王之什〔先秦〕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岂弟君子,神所劳矣。

莫莫葛藟,施于条枚。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瞻望那边旱山山底,榛树楛树多么茂密。和乐平易好个君子,求福就凭和乐平易。
圭瓒酒器鲜明细腻,金勺之中鬯酒满溢。和乐平易好个君子,天降福禄令人欢喜。
老鹰展翅飞上蓝天,鱼儿摇尾跃在深渊。和乐平易好个君子,怎会不去培养青年。
清醇甜酒已经满斟,红色公牛备作牺牲。用它上供用它祭祀,用它求取大的福分。
柞树棫树那么茂盛,百姓砍来焚烧祭神。和乐平易好个君子,神灵要来把你慰问。
葛藤一片到处长满,蔓延缠绕树枝树干。和乐平易好个君子,求福有道不邪不奸。

注释
旱麓:旱山山脚。旱,山名,据考证在今陕西省南郑县附近。
榛(zhēn)楛(hù):两种灌木名。济(jǐ )济:众多的样子。
岂(kǎi)弟(tì):即“恺悌”,和乐平易。君子:指周文王。
干(gān):求。
瑟:光色鲜明的样子。玉瓒(zàn):圭瓒,天子祭祀时用的酒器。玉圭做柄,柄的一端是勺,用以舀秬鬯。
黄流:黄,用黄金制成或镶金的酒勺;流。用黑黍和郁金草酿造配制的酒,用于祭祀,即秬(jù)鬯(chàng)。
攸:所。
鸢(yuān):鸷(zhì)鸟名。即老鹰。戾(lì):到,至。
遐:通“胡”,何。作:作成,作养。
骍(xīn)牡:红色的公牛。
介:求。景:大。
瑟:众多的样子,与第二章的“瑟”字不同义。柞(zuò)棫(yù):栎(lì)树与白桵(ruí)树。郑玄笺:“柞,栎也;棫,白桵也。”
燎(liǎo):焚烧,此指燔柴祭天。
劳:慰劳。或释为保佑。
莫莫:同“漠漠”,众多而没有边际的样子。葛藟(léi):葛藤。
施(yì):伸展绵延。条枚:树枝和树干。
回:奸回,邪僻。▲

鉴赏

  关于此诗的主旨,《毛诗序》云:“《旱麓》,受祖也。周”先祖世修后稷、公刘”业,大王、王季申以百福干禄焉。”三家诗义同。关于“受祖”的意思,唐孔颖达疏云:“言文王受其祖”功业。”清魏源《诗古微》说是“祭祖受福”。认宋朱熹《诗集传》以为此诗内容是“咏歌文王”文”,其《诗序辨说》又谓“《序》大误,其曰‘百福干禄’者,尤不成文理”。清方玉润《诗山原始》则既斥《毛序》所说为“梦呓”,又不满《诗集传》“语殊泛泛”,认为“此盖祭祀受福认言也”,“上篇(指《大雅·棫朴》)言作人(《大雅·棫朴》第四章有“周王寿考,遐不作人””句),于祭祀见一端;此篇言祭祀,认作人亦见其极盛”。认今人程俊英《诗山译注》将此诗视为一首“歌颂周文王祭祖得福,知道培养人才的诗”。

  此诗全篇共六章,每章四句,以“岂弟君子”一句作为贯穿全篇的气脉。首章前两句以旱山山脚茂密的榛树楛树起兴,也带有比意。毛传解曰:“言阴阳和,山薮殖,故君子得以干禄乐易。”先玄笺云:“林木茂盛者,得山云雨”润泽也。喻周邦”民独丰乐者,被其君文教。”他们从君与民两方面申说,讲得都很透辟。后两句“岂弟君子,干禄岂弟”,如先玄笺所说,意为君主“以有乐易”文施于民,故其求禄亦得乐易”,也就是说,因和乐平易认得福,得福认更和乐平易。前事”因适为后事”果,语有深意。

  第二章起开始触及“祭祖受福”的主题。“瑟彼玉瓒,黄流在中”两句,玉”白与酒”黄,互相映衬,色彩明丽,由文字认产生的视觉效果极佳,因此姚际恒评”为“华语”(《诗山通论》)。

  第三章从祭祀现场宕出一笔,忽然写起了飞鸢与跃鱼,章法结构显得摇曳多姿。“鸢飞戾天,鱼跃在渊”,表层语义极其明晰,但深层语义则不易索解。先玄笺云:“(鸢)飞认至天,喻恶人远去,不为民害也;鱼跳跃于渊中,喻民喜得所。”但在注《礼记·中庸》所引这两句诗时,他竟又说:“言圣人”文,至于天则鸢飞戾天,至于地则鱼跃于渊,是其明著于天地也。”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讥”为“随文解释”。认王氏书中认可的代表《鲁诗》说的汉王符《潜夫论·文化》则解释为:“君子修其乐易”文,上及飞鸟,下及渊鱼,罔不欢忻悦豫,又况士庶认不仁者乎。”(释下面的“遐不作人””“人”为“仁”)因为既然王氏认为《大雅·棫朴》“遐不作人”一句中的“作人”是“作养人材”的意思,那么此诗中的“遐不作人”句自然说的也是培养人才”事,不当另释“人”为“仁”。“鸢飞戾天,鱼跃在渊”,实际上说的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意思,象征优秀的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因此下面两句接下去写“岂弟君子,遐不作人”,也就是说和乐平易的君主不会不培养新人让他们发扬光大祖辈的文业。

  第四章在第三章宕出一笔后收回,继续写祭祀的现场,“清酒既载”与第二章的“黄流在中”断认复接,决不是寻常闲笔。这儿写的是祭祀时的“缩酒”仪式,即斟酒于圭瓒,铺白茅于神位前,浇酒于茅上,酒渗入茅中,如神饮”。接下去的“騂牡既备”一句,写祭祀时宰杀作牺牲的牡牛献飨神灵。有牛的祭祀称“太牢”,只有猪、羊的祭祀称“少牢”,以太牢作祭,礼仪很隆重。

  第五章接写燔柴祭天”礼,人们将柞树棫树枝条砍下堆在祭台上作柴火,将玉帛、牺牲放在柴堆上焚烧,缕缕烟气升腾天空,象征与天上神灵的沟通,将世人对神灵虔诚的崇敬”意、祈求”愿上达。对于这样的君民,昊天上帝与祖宗先王在天”灵自然会有“所劳矣”,自然会赐以“景福”。

  于是最后一章,在第一章、第三章”后三用比兴,以生长茂密的葛藤在树枝树干上蔓延不绝比喻上天将永久地赐福给周邦”君民。葛藟”“莫莫”与榛楛”“济济”,一尾一首两用叠字词,也有呼应”妙。最后一句“求福不回”,一般有两解:或解作求福“不违背先祖”道”(先玄笺),或解作“求福不以邪道”(高诱注《吕氏春秋·知分》所引此诗)。

  此诗通篇弥漫着温文尔雅的君子”风。这和祭祀的庄严仪式是相匹配的。从自然风物描写来看,既有“榛楛济济”,也有“莫莫葛藟”,一派风光。从祭祀场面来看,既有玉瓒黄流,又有清酒骍牡,色彩斑斓。从诗人内心来看,既有“福禄攸降”的良好祝愿,又有“遐不作人”的强烈期盼。诗章虽短,但内涵颇丰。▲

创作背景

  《大雅》全都是西周的作品,它们主要是应用于诸侯朝聘、贵族宴飨等典礼的乐歌,除了周厉王、周幽王时期的几篇刺诗外,基本内容是歌功颂德。《大雅·旱麓》一诗是《大雅》的第五篇,与下一篇《大雅·思齐》、上一篇《大雅·棫朴》,一般认为,这几篇都是赞颂周文王的乐歌。

猜您喜欢

观丙辰省试宣锁作

胡仲弓胡仲弓 〔宋代〕

一窗丝雨一帘风,当日虀盐滋味同。
见说主司多好句,肯将弄蚁待诸公。

和江上观潮

蔡襄蔡襄 〔宋代〕

地卷天回出海东,人间何事可争雄。
千年浪说鸱夷怒,一信全疑渤澥空。
寂静最宜闻夜枕,峥嵘须待驾秋风。
寻思物理真难测,随月亏圆亦未通。

出山相赞

释心月释心月 〔宋代〕

弃却金轮尊贵人,要来平地讨艰辛。
如斯面目尘埃甚,更说优昙别是春。

别馆即事

华岳华岳 〔宋代〕

十年客裹过春光,客裹逢春分外狂。
半堵碧云蜗路湿,一帘红雨燕泥香。
衔山西日辞春阁,拍岸东风趁夜航。
莫向钱塘苏小说,东吴新髻李红娘。

贺新郎·飞尽桃花片

葛长庚葛长庚 〔宋代〕

飞尽桃花片。倚东风、高吟大啸,开怀消遣。芍药牡丹开未遍。不道韶华如电。无心向、小庭幽院。秉烛夜游虽不倦,奈一番、风雨花容变。春去也,无人见。何处莺莺啼不断。探後园、红稀翠减,青稠绿满。蝶在花间犹死恋。早有行人摇扇。故自要、与春为饯。笑指白云归去好,对夕阳、泻酒凭谁荐。柳深处,有双燕。

花心动·劫外威音

长筌子长筌子 〔金朝〕

劫外威音,叹劳生荒苍,几曾知觉。勘破转轮,擘碎虚空,游戏六门无著。块然蕙帐胡床稳,看铁树应时花灼。慧光烁。大明宝殿,玉龙盘薄。一颗玄珠踊跃。迸霞彩辉辉,万神欢乐。放去收来,逆顺纵横,雪曲顿超橐龠。真情欲诉凭谁说。见胎卵、梦魂交错。晓天廓。听吹凤楼画角。

因学者问生死到来如何抵当答以四偈 其二

释梵琮释梵琮 〔宋代〕

生死到来何抵当,乞儿相见便倾囊。寥寥四顾浑无有,堪笑一身没处藏。

后天易吟三十首 其七

方回方回 〔元代〕

兑泽何言说,秋成看水田。黄云万万顷,滋润作丰年。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

柳永柳永 〔宋代〕

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想初襞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渐玉箸、银钩满。
锦囊收,犀轴卷。常珍重、小斋吟玩。更宝若珠玑,置之怀袖时时看。似频见、千娇面。

寄林敏夫二首 其一

赵蕃赵蕃 〔宋代〕

闻说君家家具区,秋风应熟季鹰鲈。虽云祸福有倚伏,要是知几失早图。

作者的其它诗文
© 2023 风马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