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翱〔唐代〕
李翱
李翱(772~841年),字习之,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凉武昭王李暠十三世孙,北魏司空李冲十世孙,贝州司法参军李楚金之孙。会昌元年,卒于襄阳,谥号为文,故称李襄阳、李文公。曾从韩愈学古文,推进古文运动。思想上,一生崇儒排斥佛老,认为孔子是“圣人之大者也”,主张言行应以儒家的“中道”为标准。著有《复性书》《李文公集》。
华阳先生登楼不复下赠呈诗
沈约 〔南北朝〕
【仙吕】一半儿 病酒
徐再思 〔元代〕
见南山夕阳召监师不至
宋之问 〔唐代〕
挽江惟志学佛坐解 其一
蓝智 〔明代〕
儒者推宗墨者师,何论削发与披缁。词场星斗声名远,心印虚空慧定随。
已见藜床安坐逝,长怀莲社失前期。生刍拟向门人哭,大笔谁书有道碑。
赞历代天师·第三代系师讳鲁字公期
白玉蟾 〔宋代〕
与青原正庵老
刘过 〔宋代〕
南涧听水声送别太古禅师
马治 〔明代〕
送金员外归泉南(二首)
蒲庵禅师 〔明代〕
相见欢 鸳鸯
董元恺 〔清代〕
珍禽两两回翔。狎芳塘。惹得多情儿女,绣罗裳。
嗔伊并,惊伊散,忽分行。刚到荷花深处,又双双。
题汪水云诗卷
萧炎丑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