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谢东粹包宏父三首癸卯夏
戴复古 〔宋代〕
秋草
吴梦旸 〔明代〕
霜叶飞·和周邦彦片玉词
顾太清 〔清代〕
荆门别张天觉
魏泰 〔宋代〕
清凉寺
刘克庄 〔宋代〕
奉简钦止兼忆斯远
赵蕃 〔宋代〕
读韩文诗
释智圆 〔宋代〕
西夏凯歌四首
王稚登 〔明代〕
和三兄游桃花灵云寺元韵
钱淑生 〔清代〕
数声钟动下遥岑,知是桃花古寺林。溪水消馀半篙浅,春云浓起一峰深。
茶烹雀舌留新味,树拥龙鳞接晚阴。为问游人诗思好,清吟可有出尘心。
和如祖弟二首
李处权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