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绿股分钗,素肌同帐,蛎粉墙阴无数。桃叶江南,木兰塞北,离恨者回都补。
团圆别样,应省识东皇心苦。一窝儿倚玉搓香,旧家门巷曾遇。
真个把二乔深贮。不字也双栖,锁春前度。湘水三妃,骊山五队,添足十眉图谱。
青溪照影,认多少小姑居处。叹花天命寡千红,美人迟暮。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王晋卿得破墨三昧,又尝闻祖师第一义,故画
苏轼 〔宋代〕
贺新郎·尽说番和汉
刘克庄 〔宋代〕
融州仙岩
陶弼 〔宋代〕
一半儿 其一 题聊斋志异
易顺鼎 〔清代〕
凉镫颤雨梦回时。姑妄言之妄听之。纸上墨花浓欲飞。
境迷离。一半儿狐仙一半儿鬼。
方公说通直见示与小子京和答棋诗四篇因次本
苏颂 〔宋代〕
访朱月峰不值
林景熙 〔宋代〕
赠蓝琴士三首
白玉蟾 〔宋代〕
水调歌头·橘记一年景
佚名 〔宋代〕
十月二十二夜三更读清波杂志至五更
方回 〔元代〕
尤氏妙莲请普说举僧问风穴语默涉离如何通不
释崇岳 〔宋代〕